1896年,李端棻作为刑部左侍郎,上奏《推广学校》奏折,提出在全国各地设立学堂的建议。
到了1986年3月,近代小学教学方法改良的先驱者钟天纬创办的三等公学正式开学。盛宣怀将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捐赠的高昌庙经正书院旧屋,暂时借给钟天纬作为校舍。钟天纬当天发布启示,宣布先开设三个蒙馆,待经费充足后,再增设三个,将学有所成的学生送往南北洋大学堂。同年9月,盛宣怀批准,由电报总局提供常年经费1000元用于办学。
盛宣怀乘船前往江宁府,向两江总督刘坤一汇报,计划在上海购置土地筹款,开办南洋公学及银行、铁路、纺织等相关事宜。
10月,盛宣怀向清朝政府正式提交《条陈自强大计折》及附奏《请设学堂片》,向刘坤一汇报,计划在上海捐地创办南洋公学,经费由轮电两局捐助,聘请何嗣焜担任总理。12月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标志着南洋公学的正式创立。因学校位于南洋(当时指江、浙、闽、广等地),参考西方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捐助,半由官方资助”的模式,故定名为南洋公学。
1897年3月6日,借上海徐家汇一处民房作为校址,南洋公学正式开学;4月,任命何嗣焜为南洋公学总理(即校长)。
学校初创时以培养高端法政人才为目标,先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随后增设铁路班、特班、政治班、译书院、东文学堂等,体制完善,规划长远,开创了我国近代教育的新局面。
1905年,学校改隶商部,更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开始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1906年秋,学校首个工科专业——铁路工程班成立。
1907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0月,学校设立的首个工程专科,即三年制的铁路专科正式成立。1908年夏,增设电机专科,成为我国高校最早设立的电机系科。
1909年,航海专科成立,1911年改为商船学校。
1910年,建立电机实验室。
同年秋,确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唐文治宣布学校更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当时学校经费紧张,唐文治提出自己减薪一半,师生共同努力,维持教学。唐文治还撰写《人格》一书作为国文教材。
这一时期,孙中山莅临学校演讲,全校师生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实业。
1912年秋,学校归交通部直辖,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虽然学校多次更名,但始终秉持培养交通实业专才的宗旨。
1918年3月,学校增设铁路管理科。
1919年7月,侯绍裘成立南洋义务学校。
1920年12月14日,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要政极需专材”为由,提交国务会议议决,将北京邮电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及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更名为“交通大学”。
1922年4月8日,叶恭绰校长电示“今日为交通大学成立纪念日,放假一天”。
1922年,因政局变动,叶恭绰离校;7月21日,交通大学正式分为两校,更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此后校长多次更换,直到1924年底凌鸿勋再次担任校长,学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期学校仍设有电机、机械和铁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调归唐山学校。学校在此期间新建了体育馆和调养室,并创办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工业研究所。
1927年,北伐胜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学,学校改组为第一交通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并首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离学校,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1928年2月,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第一交通大学校长。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地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
不久,黎照寰被任命为专职校长,形成“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的“部校合作”体系和“建教合作精神”,使得“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
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充足,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以及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鲜明,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广大校友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1937年8月1日,学校划归教育部。八一三事变后,学校迁至上海法租界继续办学。
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迁至重庆九龙坡。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重庆交大总校师生分批复员上海。
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沪校与渝校会合,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广大师生投身于反对内战的斗争。
在通货膨胀、经济困难与白色恐怖之中,学校仍坚持改进教学,并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并于同年6月15日接管交通大学。交通大学部分校友迁至台湾后“复校”,即现在位于新竹的“国立交通大学”。
上海解放后,交大师生员工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教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学校在华东教育部领导下,明确交大是理、工、管理类大学,其任务是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1952年全国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交大由10个系、1个专修科调整为机械、电机、造船3大类、7个系;开办工农速中和工农调干生班、开展学习苏联经验的教学改革,走按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道路。
1953年恢复招收研究生。
1955年,交通大学迁往西安。1956年7月1日,上海造船学院在交大现址成立。
1957年6月,国务院、高教部批准交大分设西安、上海两部分。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正式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61年2月6日,中央决定上海交大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同时受教育部及上海市委领导。
1970年2月15日,学校划归第六机械部领导。
1982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达通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上海交通大学移交给教育部领导,实行教育部与上海市双重领导,以教育部领导为主。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
1984年6月10日,上海交大被列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等院校。
1996年,学校被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
1999年7月,学校进入985工程;同年9月1日,学校隆重举行庆祝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暨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成立大会。
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与天文系、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上海交大毕业与学位证书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