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自1902年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的创立起,便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1912年正式更名为西北大学,1923年升级为国立西北大学。历经1937年西迁至陕西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及北平研究院等合并,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恢复国立西北大学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
1950年,西北大学恢复校名。1958年,学校改由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如今,西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最新消息显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立项结果,西北大学共有37项毕业证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0项、青年项目9项、西部项目4项,立项率高达21.51%。在全国排名第20位(并列第13位),在陕西省内排名第一。
此次项目立项数创新高,彰显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强势地位。在37项立项项目中,考古学、中国文学、马列·科社各占5项,宗教学、哲学各占3项,党史·党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外国文学、政治学各占2项,应用经济、法学、语言学、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各占1项。这表明学校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其他学科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实现了全面发展。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始终保持在高位,2021年位列全国第25位,2022年位列全国第18位。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是衡量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西北大学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制定了《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计划》,遵循“精基础,强应用,育交叉,促转化”的方针,秉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注重质量、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学术组织力和创新力。学校完善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校内组织和培育机制,通过提前谋划、全域动员、精准策划,优化了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显著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和立项率。
未来,西北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改革,增强动力,加强创新,凝聚力量,致力于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咨政服务能力的提升,全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2015年西北大学全日制毕业证样本高清图片》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