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莱阳农业学校(1951—1958)。
1951年6月,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准下,莱阳农业学校正式创立,开设农作物和果树蔬菜两个专业。该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最早设立的两所中等农业专科院校之一,被定位为国家农业部重点中专学校,由山东省农业厅负责领导。
转型发展—莱阳农学院(1958—1963)。
1958年8月25日,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学校转型升级为莱阳农学院,设有农学、园艺、牧医、植保四个系,涵盖农学、果树、畜牧兽医、植保四个专业,并分为本科班与专科班,由省地两级共同领导。校址从莱阳城南迁移至城东原莱阳地委旧址。
教育资源整合—即墨农业学校、即墨畜牧学校、青岛农业学校、烟台畜牧兽医学校、崂山郊区农业技术学校、蓬莱农业学校畜牧班于1961年先后并入莱阳县农业学校(1963年莱阳县农业学校并入该校)。
专业调整—1962年,莱阳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与山东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一同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山东理工大学)。
再次转型—莱阳农业学校(1963—1976)。
1963年9月,根据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莱阳农学院停办,与莱阳县农业学校合并,改办为莱阳农业学校,设有农学、果树、畜牧兽医、会计统计、农机等五个专业,由烟台行署领导。1968年9月,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并入该校。
历史新篇章—莱阳农业大学(1976—1978)。
1976年5月,经山东省委批准,莱阳农业学校基础上改办为莱阳农业大学,设有农学、园艺、农机、畜牧兽医、水利等五个系,学生人数1200人,教职工55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由烟台地区领导。
再次升级—莱阳农学院(1978—2007)。
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莱阳农业大学更名为莱阳农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2007—)。
时光荏苒—老照片回顾(11张)。
2007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并将办学地点从山东省莱阳市迁移至青岛市城阳区。这一变化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提出“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朝着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2012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鲁教高字〔2012〕14号),青岛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专业设置—理工类:材料化学、财务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茶学、朝鲜语、传播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动物科学(马业科学)、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功能材料、国际经济与贸易、海洋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会计学(金融与财务外包)、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Java)、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经济与金融、粮食工程、林学、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营销)、农林经济与管理、农学、农业电气化、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农业资源与环境、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创新实验班)、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创新实验班)、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土地资源与管理、土木工程、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网络商务与现代物流外包)、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烟草、药学、英语(山东省内录取改革,详见招生简章)、应用化学、园林、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知识产权、种子科学与工程。
文史类:财务管理、朝鲜语、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会计学(金融与财务外包)、会计学、秘书学、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营销)、农林经济管理、日语、社会工作、物流管理(网络商务与现代物流外包)、英语(山东省内录取改革,详见招生简章)、知识产权。
艺术类: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2008年青岛农业大学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