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自创立以来,其管理体制历经多个部门的调整,包括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学校名称也随之多次更改,从桂林地质学校到广西冶金专科学校,再到广西矿冶学院、广西矿业专科学校、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广西冶金地质学校、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广西冶金地质学校、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工学院,最终定名为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地质学校时期(1956.1~1958.8)】
1956年,在年轻的共和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高潮中,重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创建了桂林地质学校。该校从中南工学院、长春地质学校等冶金系统院校抽调了十多人负责筹备工作。
1956年秋季,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在桂林普陀山下正式成立,并迎来了第一批500名学生,设有地质、物探两个专业。1958年4月,学校划归广西,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
【广西冶金专科学校时期(1958.8~1960.2)】
1958年8月,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广西冶金专科学校",增设了冶炼、机电、采矿、选矿、金工等六个专业,并在西湾开设分校,以满足广西人才培养的需求。
【广西矿冶学院时期(1960.2~1961.8)】
1960年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西矿冶学院",当年招收本科生199人,中专生400人。但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学校在1961年缩小了办学规模。
【广西矿业专科学校时期(1961.8~1963.7)】
1961年下半年,广西区政府将南宁地质专科学校、田阳煤炭石油工业学校和平桂西湾分校的学生、教职工及设备并入我校,学校更名为"广西矿业专科学校"。
【桂林冶金地质学校时期(1963.7~1970.10)】
1963年7月,学校由冶金工业部收回直接领导,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增设了化探专业。
【广西冶金地质学校时期(1970.10~1971.3)】
197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冶金工业部将北京地质研究所迁至桂林与我校合并,学校更名为"广西冶金地质学校"。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时期(1971.3~1973.12)】
1971年3月,学校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尝试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体制。
【广西冶金地质学校时期(1973.12~1978.12)】
1973年12月,研究所与学校分设,学校恢复原名"广西冶金地质学校"。1977年恢复招生统一考试,录取了最后一届中专学生。1978年秋,学校招收了首届地球物理专业四年制大学本科班。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时期(1978.12~1993.12)】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桂林冶金地质学校改建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开启了学校新的历史阶段。1983年,学院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桂林工学院时期(1993.12~2009.3)】
1993年12月,学院更名为"桂林工学院",1998年再次下放到地方管理。1999年,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并入桂林工学院。2004年,桂林民族师范学校也并入其中。
【桂林理工大学时期(2009.3--至今)】
2009年1月15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会议通过桂林工学院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同年3月26日,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6月21日,学校举行揭牌庆典仪式。
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桂林理工大学实施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标志着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新阶段。2013年1月,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获得3个一级博士点。
学校设有地科院、环境学院、土建学院、机控学院、信息学院、材料学院等主要院系。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桂林理工毕业证书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