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向西南军政委员会提交了成立贵州民族学院的申请函。
1951年3月1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处正式发出同意成立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的通知。自此,贵州民族学院第一任院长、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徐运北,着手筹备学院的开学事宜。
1951年5月17日,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贵州省委书记苏振华、副书记徐运北(兼贵州民族学院院长)、申云浦,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曾固、省教育厅长田君亮、省民委主任欧百川等领导出席了典礼。
1952年,贵州省委决定启动学院的建设工程,1953年初,学院从贵阳市普陀路搬迁至花溪。
1953年,学院开设了民族政策研究班、干部轮训政治班、干部轮训文化班,共培训了2480名在职少数民族干部。
1954年,民族研究室成立,1956年升级为处级单位。
1956年,学院制定了十二年发展规划,并逐步开设了民族语文系、历史系、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艺术系等,逐步发展为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
1956年秋季,学院开办了预科高中班、艺术中学部、民族语文班。
1956年,学院成立了党委,同年秋季,共青团贵州民族学院委员会成立。
1956年秋季,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包括全体教师及其设备)调整至贵州民族学院,成立了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
1956年10月,学院开办了民族语文班。该班共办了两期,第一期招收了194名学生,包括苗语、布依语两个语种,1959年因学院撤销而并入贵州大学中文系。
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民族学院得以恢复。
1977年,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高考录取了100名学生。
1999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06年1月,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首批硕士专业有6个。
2007年5月,学院入选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建设行列。
2008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贵州民族学院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2009年6月,学院获得了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资格。
2010年3月,学院获得了6个硕士学科一级学位,下设35个二级学科。
2011年5月,贵州民族学院迎来了建校六十周年庆典,在学校体育场举行。
2012年4月,贵州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2012年10月,学校获批国家特殊人才培养博士项目,开启了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历史。
2013年7月,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2013年9月,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并招收了80名留学生。
2014年1月,学校获批3个专业硕士位点。
至此,学校专业硕士点增至4个。
2014年4月,学校获批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
主要院系包括:法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体育学院等。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贵州民族学院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