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法学期刊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讨会”于北京成功举办。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同时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以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重点建设高校,被定位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迈进。目前,中国政法大学设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2022年4月,《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发布,强调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加快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大视野、大格局。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为响应《规划》提出的“三大体系”建设要求,推动《政法论坛》向更高层次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5月14日,《政法论坛》编辑部与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办公室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主持。时建中提到,“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归宿,也是中国政法大学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中国政法大学一直致力于“三大体系”的建设,并将其纳入学校“十四五”整体事业发展规划。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三大体系”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法大建校70周年之际,《政法论坛》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共同举办了此次重要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代表学校发表致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处长张泰源受姜培茂主任委托发表致辞。
马怀德校长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近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争创世界一流的建设方向。学校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起点和终点,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学术概念,加快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他强调,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政法论坛》作为中国政法大学1979年创办的重要学术刊物,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办刊风格。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重点探讨如何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引领力,引导学术研究立足中国实际,服务国家战略,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张泰源处长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强调高品质学术期刊应坚守初心、引领创新。2022年4月25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和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和遵循。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窗口,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也是社科工作者的重要载体。《政法论坛》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已逐渐成为中国法学界最重要的学术平台之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将继续支持优秀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希望中国政法大学继续发挥学术和人才优势,运用新技术,整合新资源,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推动《政法论坛》再上新台阶,打造世界知名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品牌,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促进中国学术的大众传播和世界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的主题发言环节由《政法论坛》主编刘艳红主持。刘艳红提出,《政法论坛》将秉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理念,提升学术原创力,积极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强与兄弟院校期刊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平台资源,巩固期刊特色优势,拓展主题研讨等新兴栏目,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学术培养。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证书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