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携手举办的“北科标样杯”第12届金相实验技能大赛暨“校庆杯”校友实验技能邀请赛圆满落幕。
追溯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的历史,其源远流长,可回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设立的中国近代史上首设的矿冶学科。1952年,该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六所国内知名大学的矿冶系科合并组建,定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的诞生。1960年,学校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荣获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称号。1984年,北京科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98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6年,学校又被列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东北大学等高校组建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4月18日至22日,“北科标样杯”第12届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金相实验技能大赛在我校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举办。副校长张卫冬,副校长兼材料学部主任、材料学院院长王鲁宁,教务处处长宋波,资产处处长孟兆磊,校团委书记王鹂,材料学部副主任兼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杨槐,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张秋曼,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李芊以及刘国权教授等评审专家出席开幕式。
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等单位的134名本科生热情参与,他们通过线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金属材料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一体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预赛,最终91名本科生脱颖而出,进入线下比赛。线下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包括手磨、水磨、抛光、浸蚀、观察五个环节,选手们充分发挥北科人严谨治学、崇尚实践的精神,全力以赴。
为庆祝学校70周年校庆,秉承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校庆杯”北京科技大学校友实验技能邀请赛同期举行。21日上午,退休教师刘慕怡、马世才和刘雅政亲临实验中心,与刘国权教授及小贝壳选手们共同传承“四代同堂”的优良传统,共同打磨金相技术。
22日下午,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校友代表付晨光、李一太等10人走进实验中心,与学生们分享实验室的青春岁月,交流金相技能。
比赛结束后,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主任委员、材料学部副主任孙建林教授为校友颁发获奖证书,并聘请他们担任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创新导师”。
建校七十年来,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材料人春华秋实、砥砺前行,持续传承,弘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传承“金”火,共铸“相”未来!
据悉,大学生金相实验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作为该赛事的主要发起单位,于2012年承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该赛事已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项目名单。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证书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