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工业大学3000余名学子纷纷通过校内自主研发的移动应用“大学印象”提交了一系列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原创图文作品。这些作品由浅入深,由现象至本质,展现了学生们对改革开放的深情认同。
在本年度春季学期初,大连工业大学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年度重要宣传教育工作,将其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之中。借助移动客户端平台,引导学生依据各自专业特色,走进企业、社区、家庭,进行实地考察、访谈和资料搜集,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最终创作出融合理论知识与个人情感体验的实践调查图文作品。
“第一幅画描绘的是40年前我外公在做饭的情景,那时的农村厨房里有一个大大的柴火灶,每次点火都烟雾弥漫;第二幅画展示的是我家现在的样子,拥有整体橱柜和各式各样的厨房电器,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提升了生活品质。”艺术设计学院的刘妍为自己的两幅画作附上了这样的说明。
像刘妍这样发挥艺术专业优势进行创作的学生共有900多名,他们通过文字描述结合照片资料的方式展示了2100多件作品,内容涵盖了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传统工业的转型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以及市政建设、交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方面。
大连工业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于轻工业部。1998年,学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特色,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
学校设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农业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开设50个普通本科专业和2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其中,1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专业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特色专业,4个专业被确认为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专业列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确定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被定为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2个专业获得辽宁省重点支持,4个专业被选为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多个设计类专业被评为A+级专业,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5%的领先地位。学校具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含外聘)。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2人被评选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1人被评为辽宁省领军人才,3人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被聘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担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15人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23人被评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学校拥有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6个部级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16个大连市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大连市社科联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5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1项;发表研究论文4119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23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22件。自2012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63项,其中包括2003年和2005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10年和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受到国务院及省、市政府的表彰。
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被收录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该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学校被批准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被批准为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并获得“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4项,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开设了近40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9部省级精品教材奖,11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创新团队,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学生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近年来,学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等五项国家级和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包括师生交流、科学研究和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获得了7项国家级高端引智项目和20项省市级引智项目,被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和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单位。近年来,学校累计接收了3200余名来自各国的留学生。目前,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了校际交流项目,包括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等。自2011年起,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在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了学校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在不断发展与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秉持“以人为本、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开拓致新”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及省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大连工业大学毕业证书样本首曝,工大网络原创作品引领校园风尚》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