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风光秀丽的安徽省淮北市,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证)是一所拥有悠久本科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始建于1974年,起初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后于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81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1998年9月,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2009年,学校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校园环境优美,依山而建,绿草如茵,花木繁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荣获安徽省建设厅首批“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称号。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建筑面积46.26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52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03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各类教室和实验室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求。学校设有17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证)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65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442人。学校还聘请了2名“双聘”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3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等优秀人才。学校在教研、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71项,其中重点1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5项,省级科研课题252项,出版学术著作168部,发表论文4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26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
学校编辑出版《淮北煤师院学报》、《古籍研究》、《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煤炭师院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和报纸。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证)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70多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等国际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举办全国性和全省性学术会议等活动,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敬业、奉献”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知行合一、学做真人”的学风,“校荣我荣,校辱我辱,以校为家,以教为业”的煤师院意识,弘扬爱煤乐教精神。自办学以来,学校已培养出30000余名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2009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全日制毕业证书样本图》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9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