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8月12日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创办。最初,学校依托南平师范创办,首届招收了85名小学教师,学制一年,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新增了各种专业和教学班级,逐步解决了闽北初中师资紧缺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于2007年正式更名为武夷学院,成为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的高等学府。
武夷学院拥有丰富的本科和专科类专业,涵盖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态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建筑学、城乡规划、生物工程、茶学、工程造价、文化产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这些专业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武夷学院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到如今的武夷学院,学校不断壮大,专业设置也日益完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届又一届的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相信在未来,武夷学院会继续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8年8月12日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依托南平师范创办。秋季首届招收南平专区各地选调的85名小学教师,分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制一年,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师。1959年秋,开始通过高考统一招生,学制二年,设有中文、数学两个专业3个教学班,共招收新生150人。同年上半年在城西的官沙田建校。1960年正式迁入,是年秋季招生,新增物理、化学和俄语共5个专业7个班级320人。同时招收60人一年期短训班,解决闽北初中师资紧缺的问题。
1961年秋,省委决定福州师专并入南平师专,更名为南平师范学院,设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专业。当年在校生近800人,教职工260多人,校园基本建设、教学设备、图书馆室等也逐步健全,藏书15万册。1962年,南平师范学院承担培养本科生的任务,有中文、数学、英语3个本科班,时有在校生700余人。1963年秋,与厦门、泉州等几所院校合并,在漳州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学校从创办到并入二师院前,共培养毕业生1000多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批准复办南平师专,称建阳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秋,建阳师范(地址在建阳)大专班并入。1980年改称为南平师范专科学校,开设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专业。1986年,学校为副厅级制,省、地共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0年3月,国家教委决定将1985年依托该校创办的南平职业大学合并设立职教部。1993年,经国家批准又开办业大,还与省内外几所大、中专院校联合设立一批专业大专函授站。1994年3月,改名为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8月,南平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武夷山市筹建武夷高教园区,并将南平师专作为首批入园高校,筹建武夷学院,规划用地3000亩,10月,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址开始兴建。2003年8月,省教育厅组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就南平师专申本事宜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当年9月,占地700多亩的一期工程竣工,学校陆续从原南平校区迁往武夷山。2004年9月,二期工程竣工,校园面积扩至1257亩;2005年9月,三期工程竣工,校园面积扩至1735亩。2007年5月2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正式转发教育部有关通知,同意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正式设立武夷学院。
本科类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态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建筑学、城乡规划、生物工程、茶学、工程造价、文化产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
专科类有工程造价、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
陈家生:1994年至2001年6月任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廖福霖: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任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祖英: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任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江帆:2007年3月至现今任武夷学院院长。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武夷学院毕业证样本图》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96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