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的作品
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即使你挂了很多科目,也不用担心。毕业前只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清考”,就能拿到毕业证,也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混文凭”。
但这面保护墙已经岌岌可危。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训质量的意见》,指出要提高高校学术挑战,严格出口考试毕业,严格管理教育教学。一是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新京报10月13日)
取消“清考”,严格控制毕业出口,是从严治学,提高毕业生素质的应有之义。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不想上普通课、选修课和专业课是正常的。无论如何,“清考”可以让各种学习态度的学生在形式上有相同的目的。结果是大学严进宽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间接导致各单位和企业对部分大学生就业的歧视。现在,取消“清考”,打破了学生的保护墙,提高了毕业门槛。除了弥补之前欠下的“学业债”,学生们将没有其他退路。因此,高校毕业生产出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当然,取消“清考”和完善考核制度是值得提倡的,但这不应该是提高高校人才素质的根本途径。毕竟,实施或取消“清考”只是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如何使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目的,如何从根本上开发更多的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是整个社会取消“清理考试”后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比如教育部发出取消“清考”的通知后,很多网友建议不仅要考学生,还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一些不作为的教师。网民的呼声反映了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即一些高校注重学生管理,忽视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案多年不更新,课堂上遵循PPT阅读,沉迷于科研项目,认真培养学生,认真培养自己……虽然这样的教师很少,但也是腐蚀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高校在做好毕业检查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教师端的过滤和升级。
事实上,取消“清考”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8年9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大学本科教育通知,提出坚决取消“清考”制度。在随后的文件和会议上,“取消清考”也屡被提及。一年后,教育部再次强调取消“清考”,可见国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视和决心。政策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这取决于高校如何应对政策。期待我们的人类工匠在未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求真学习,练习真正的技能,让大学“学生忙,老师强,管理严,效果实”。”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取消清考没毕业证(取消“清考”,只是从严治学第一步)》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82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