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天水市。这里气候宜人,被誉为“陇上小江南”,有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和8000多年的大地湾遗址,又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江泽民同志题词为“羲皇故里”,是学生求知成才的理想境地。学校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开始本科招生。2007年5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生培养教育硕士。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坚持“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求发展”的精神,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法、工、教育、历史、经济、艺术、管理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和为甘肃省县及县以下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办学特色。学校占地670亩,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5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5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9种;教学仪器设备值6934.8万元,固定资产4.74亿元。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42个教学系(部),4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4018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13918余人,留学生4人,预科生96人;有教职工884人,其中专任教师682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2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55人,有20名教师分别担任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有11个校级科研机构,20个二级学院所属的研究所,1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3个重点扶持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8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省(部)级项目92项;先后有30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省(部)级奖励75项;出版专著、教材24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6700余篇,其中,在SCI、EI源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CSSCI源刊物发表论文380余篇。学术刊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6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2009年荣获“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201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学校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是教育部国际交流协会“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项目学校。 学校是首批“全国文明单位”,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省总工会的各种表彰。1988年,学校就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而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奖励;1997年,学校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至今,学校先后4次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9年,学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教务处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2002年,学校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确定为“全省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示范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经贸委和省总工会评为“甘肃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党委被省高校工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学校被评为甘肃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2005年,学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以来,学校党委被天水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高校工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团省委评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9年被甘肃省政府评为“园林化单位”;2010年被甘肃省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天水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82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