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圆桌】
访谈嘉宾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社会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在安徽大学(青园校区)大学生就业中心多功能厅,大学生在“招才引智高校”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岗位信息。解琛摄/光明图片
就业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曾湘泉: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与往年相比,应届毕业生首次超过1000万人,供应规模大幅增加;通过扩大公益岗位等传统措施增加就业的政策空间非常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传递不顺畅。与往年相比,应届毕业生首次超过1000万人,供应规模大幅增加;通过扩大公益岗位等传统措施增加就业的政策空间非常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传递不顺畅。
当然,也要看积极因素。从供给角度看,过去十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4000多万,就业市场总体压力下降;数字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创造大量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养老金、家政等服务业的需求潜力巨大……因此,机遇和挑战并存,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
赖德胜: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今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稳定。党中央坚持把就业放在“六稳”和“六保”第一位,各行各业稳定就业保障就业的努力一直在进行。
从供给方面看,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疫情增加了学生实习和求职的难度,部分毕业生无法返校,给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带来了困难。从需求方面看,一些企业的招聘工作被推迟或暂停,特别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影响、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下,中小企业缺乏招聘动机和能力。
岳昌军:从招聘需求来看,仍存在现实挑战:经济低迷导致就业需求增长疲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城市受疫情影响较大,尤其是4月份“春季招聘”高峰期的上海。作为毕业生求职的集中地区,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的影响。
然而,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部分省市社会面的动态清理和逐步复工复产,其影响将逐渐减少。全年也将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的预期目标。
“有人不工作,有人不工作”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曾湘泉:“有人没有工作,有人没有工作”,实际上是结构性矛盾。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共同规律是,大学生就业情况随着经济的冷热而波动。但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发生在经济低迷阶段,也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换句话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多表现为结构性矛盾,而不是总量不足,本质上是供需不匹配。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突出的问题是培训目标不明确,缺乏人才素质模式,人才培训未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从用人单位来看,许多单位缺乏专业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未能建立科学的就业评价体系,盲目强调教育、学校甚至性别;从个人角度来看,有些人过于追求“稳定、体面”的工作,期望过高或眼高手低,使得解决这个问题更加困难。
岳昌军:这一现象背后有一定的深层原因:我国城乡、地区、产业、单位、岗位长期存在差异。
岳昌军:这一现象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中国城乡、地区、行业、单位和岗位之间存在长期的差异。根据市场分割理论划分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的理想工作大多属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不大。
全球劳动力市场规模第一,市场实体1.5亿多户,应届大学毕业生1000多万人。供需面临大量信息,难以筛选和选择,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不高。
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在34个学生能力增值评价指标中,财务素养、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国际视野等市场需求指标得分最低,高等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位。
对于雇主来说,招聘培训、社会保险、员工福利等劳动力成本是准固定的,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雇佣更多员工”和“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之间,雇主经常选择后者。
赖德胜:这种现象是典型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方面,一些工人更难找到工作,因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尤其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并非所有的求职者都能胜任。
具体来说,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毕业生出口不畅。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比如技能型人才的求人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型人才甚至达到2倍以上。同时,一些单位以文凭和学历取人,而不是以实际能力取人。人才消费高,就业门槛提高。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和技能上存在不足,而且往往由于缺乏科学的就业预期而限制了工作选择的范围,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在浙江师范大学,一名大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参加面试。胡肖飞摄/光照
“两端抢手中间冷”反映了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曾湘泉:结合相关研究数据,“双一流”院校的签约率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签约率的差异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以及专业设置的比例有关。
“双一流”院校理工科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院校;普通高校经济管理毕业生比例较高。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生物医学、新能源等行业。这些行业是吸收科技人才的沃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专业的就业。企业通常对经济管理相关职位有工作经验要求,导致经济管理毕业生签约率低。我们关于招聘的大数据研究表明,目前市场需求最大的是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而求职者最多的是行政人员、人员和秘书。
与去年相比,硕士签约比例大幅下降,而大学生则逆势上升。前者与扩招后供应增加、教育培训等行业需求收缩、就业预期高有关;后者是由于近两年对商业服务等行业的需求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观趋于务实,愿意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作的比例增加。
赖德胜:就业市场上流传着“两头热,中间冷”的说法。认为博士生、名校毕业生、技工热,地方高校、普通高校本科、硕士难就业。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很多博士生主要去高校、科研院所、大公司的R&D部门。这类岗位受疫情影响不大,数量相对稳定。大公司的R&D部门甚至会扩大招聘数量,以加大R&D力度应对当前的困难。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正在积极实施“制造大国”战略。随着国外经济的逐步恢复,对中国相关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中国出口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但这种现象并非绝对。地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优质毕业生也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供需匹配程度。
岳昌军:近十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呈“双降”趋势。中国缺乏劳动力,尤其是高学历青年劳动力。毕业生就业困难在求职阶段表现突出,属于摩擦性失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毕业去向的概率和就业质量与学校类型、学校属地、学科、学术成绩、求职观念和行为等诸多因素有关。
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计量回归分析,单位就业毕业生与未实施就业毕业生存在一定差异:“双一流”高校、高职院校、东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单位就业概率较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毕业生就越倾向于单位就业:工程学生、学生干部、外语或职业证书、奖学金、专业和兴趣更一致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单位就业,教育差异不明显。同时,实习经验和求职次数越多,毕业生就越倾向于单位就业。
根据2003年以来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近年来本科生就业落实率略低于大专生、硕士生、博士生,但差距不大,各类学历毕业生落实率趋同。不同学历的收入差异很大,起薪越高,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东北大学的辅导员(左)帮助大学生修改和完善简历。面对疫情的冲击,东北大学通过开设职业云课、开设网上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就业。新华社发
校企需要帮助弥合“断点”
曾湘泉:建议政府启动实施“一加一减”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一加”是指在现有100万(对象为失业人员)的基础上,扩大100万(对象为学生)的“实习计划”规模,优先考虑招聘困难的雇主,并进行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一减”是指对培训门槛低、就业率或匹配度差的专业,采取限期整改、合并或暂停措施,缩小招生规模,减少财政支持。
高校要实施学生“知识地图”和“能力清单”的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阶段,紧跟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改变重概念、轻实践现状,构建人才培养“知识地图”和“能力清单”,包括硬能力和软能力。针对当前产业升级、就业结构调整等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数字素养”等综合能力培养的支持力度。
岳昌军: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需要了解就业市场的特点和趋势。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将继续加快,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技术使用和发展能力是未来就业市场最需要的人才素质。
树立劳动力市场水平和差异意识。国家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行业劳动力市场对教育、专业、能力的要求不同,及时规划个人职业期望区域、行业、单位、岗位等,向学校就业教师寻求帮助,有意识地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个人能力。
树立积极、积极、努力、理性的求职理念,尽量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职业。兴趣、专业和职业的统一工作可以提高就业满意度。
赖德胜:学校应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动态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训质量,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今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问企业、扩大岗位、促进就业的专项行动。其中一个目的是让学校领导更好地了解雇主的需求,加强人才培训的针对性。
企业还应更多、更好地参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技能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更快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转变。同时,要建立正确的就业导向,扭转“唯名校”和“唯学历”的就业导向,建立以道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的“高消费”状况。
《光明日报》(2022年5月24日07版)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湖南2007年高中毕业证图片『2022毕业季,求职“考题”如何解』》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80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