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证上写的籍贯是什么(中国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

邱涛教授简要概述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并重点探讨了古代学生的毕业标准、毕业典礼及其与现代的对比。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学生的毕业标准主要是入朝为官。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毕业标准逐渐转变为通过考试及第。古代毕业典礼围绕科举展开,包括谢师、拜访、宴会和游览等活动。现代毕业礼也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和游览活动,但也应正视古代毕业标准和毕业典礼的弊端。文章还提到了古代学生毕业典礼中的宴会文化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总的来说,虽然古今学生毕业典礼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但毕业生对老师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仍在传承。

邱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发展较长。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学生没有明确的毕业期限,毕业的唯一标准就是入朝为官。科举制度兴起后,学生毕业标准由入仕转为及第。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围绕科举展开,以乡试为序曲,以会试为高潮,文武科各有特色。毕业典礼包括谢师、拜访、宴会、游览等内容和方式。类似于今天的毕业典礼,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也是表达内心情感、增强志向的隆重仪式。

高中毕业证上写的籍贯是什么(中国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

无论古今,学生都要以完成学业毕业为基础,举行毕业礼。那么,中国古代的学生怎么能被称为毕业呢?古代有没有像今天的学生那样严格固定的学制和毕业期?古今毕业礼有什么异同?本文将逐一讨论。

什么是毕业?古代学生的毕业标准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发展和完善。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学生没有明确的毕业期。夏商时期的学校制度没有历史资料可考。朱在《大学章句序》中记载,当时的学生八岁进入小学学习六艺,十五岁进入大学,培养道德素养,学习修齐治平之道。至于学生什么时候毕业,《近思录》说:古人,从15岁到40岁,中间有25年的学习,没有利润可趋,所以他们知道。这些学生需要经过25年的学习生涯,直到4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25年是一个固定的毕业期,因为不是所有的大学学生都能进入仕途,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进入仕途,即使学习时间足够,也不能被视为毕业。

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唐代有六所官学,都属于国子监,对所招生的学生有年龄规定:凡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对于学习不同儒家经典的学生,学习也规定了不同的学习年限。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内完成学业,他们将被解雇。科举是广大在官学或地方私学学习的学生进入官场的必由之路。此时,他们的毕业标准从入仕转为及第,每一次科举考试都成了这些学生的毕业考试。

在唐代科举的基础上,宋承唐制增加了殿试一级,学生只有通过殿试才能真正称之为毕业。这一标准在明清时期基本延续,具有时代特征。此时,考中进士仍然是学生毕业的正确由于国家监督学生地位的提高,即使学生没有参加考试,只要进入国家监督学生继续学习并通过考试,他们也可以获得当官的资格。清代还开设了博学鸿词、孝廉方正等制科,作为选拔非常人才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但不变的是,学生的毕业标准还是入朝为官。

毕业: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

在中国古代,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及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科举中式、入朝为官已成为学生的毕业标准。对于古代学生来说,经过十年的努力学习,这是真正的毕业,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学生到学校,政府被视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和庆祝。那么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包含了哪些庆祝活动呢?自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到明清时期,乡镇考试、会议考试级考试制度逐渐形成,中国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围绕着这些重要节点展开。

序曲:为举人而设的鹿鸣宴。从隋唐到明清,根据科举制度,中国古代学生通过解试(即乡试)成为举人,次年赴京参加省试(明清时期称为会试)。解试名单后,地方官员将为这些举子举行盛大的鹿鸣宴,庆祝他们通过解试,并祝愿他们在下一次省级考试中高中。鹿鸣宴是周代乡镇饮酒仪式的一种宴会形式。这种宴会主要表演《诗经》·以助兴为名的鹿鸣鹿鸣宴。鹿鸣宴增加了《诗经》的酒仪式相比,鹿鸣宴增加了《诗经》的演奏环节,具有敬老、尊贤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功能。然而,大规模的鹿鸣宴只是古代学生毕业典礼的序曲,重头戏直到会试结束后的名单才开始。

礼物:从谢恩、拜拜礼到朝谢、簪花。古代进士的正礼与今天的毕业典礼相似,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唐代,会试排行榜结束后,新科进士要结队感谢会试考官的好意。五代人王定宝编撰的《唐言》记录了唐代学生最初的感谢情况,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感谢过程:首先,在新学科状元和第一学者的带领下,前往礼品部排队,报名等待感谢。然后,在主事的指导下,状元与主司(即考官)互相行礼并致谢,然后学生们依次向主司致谢。三天后,再次感谢。这一次,主公司可以与进士交谈,并逐一指出他对进士的介绍,进士们对他的支持表示感谢。新科进士们等到皇帝下来,就要去中书省,完成拜见宰相的仪式——过堂。与到宰相的过程类似于感谢考官,还是由状元致辞感谢宰相的培养,然后状元以下的进士一一报名感谢。

宋代,殿试正式成为科举建制。在正式成为进士之前,学生们必须经过殿试。为了防止结党营私,宋代明确禁止新科进士向考官、宰相谢恩。所有进士和第一者都是天子门生,之前流行的谢恩、过堂等礼仪也变成了由新科状元率领、第进士上的谢恩表。这种礼仪基本上延续了元明清三代。明清时期,他们选择了进士中的优秀人士,进入翰林院学习。清朝时期,新进士先感谢,然后前往国子监拜酒祭司。国子监祭酒司业在彝伦堂为这些新进士举行发夹仪式,可视为清代学生的毕业典礼。这与今天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授予学位时的拨穗仪式相似。

盛宴:各种宴会礼物。除了正式、严肃、繁琐的正式仪式外,新生还将参加同年各种毕业宴会。一是曲江宴。曲江宴是唐代最著名的毕业宴集。这是一个普遍的名字。唐代在曲江岸边举行了相当多的宴会,到处都有曲江亭。进士们在亭子里举行宴会,其中最著名的是闻喜宴和关宴。闻喜宴是学生们听到第一个好消息后举行的庆祝宴会。唐代,闻喜宴主要是与第进士的私人聚餐,属于民间宴会。但五代时期,朝廷开始出资举办闻喜宴。《旧五代史·唐书记载:智新和第进士有闻喜宴,一年四十万。此后,宋代延续了朝廷出资举办婚宴、奖励新科进士的做法。关宴是新科进士参加最后一次关试后举办的宴会,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毕业宴会。关宴由学生自己出资筹办,宴会中的学生经常喝酒斗诗,歌行酒令,将宴会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同时,关宴也是同年学生之间的告别宴会,蕴含着各奔未来的离别之意,因此又称离宴,与现代毕业宴会相同。

二是琼林宴。琼林宴出现在宋代,是专门为新科进士举办的宴会,从闻喜宴演变而来。与唐代闻喜宴不同,琼林宴的规格更高,是皇帝亲自参加的国宴,以著名的琼林园命名。在琼林宴上,新科进士们将记录自己的籍贯、三代等情况,形成类似今天简历的档案。明清时期,琼林宴多被称为恩荣宴,其仪式内容基本不变,琼林宴的形式得以传承。

三是鹰扬宴与会武宴。曲江宴和琼林宴都是为新科文进士举办的毕业宴会。同样,毕业宴会也将在武科发布后举行。武举乡试发榜后,将举办与鹿鸣宴对应的鹰扬宴;武举殿试发榜后,将为新科武进士举办会武宴。鹰扬宴的名字来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称赞姜太公在牧野战场上威武善战,如鹰展翅,鹰扬宴以此为名,鼓励新科武举人。鹰扬宴的流程与鹿鸣宴大致相同。清人吴荣光在《五学录》中记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顺天府,称鹰扬燕,仪与鹿鸣燕同。清代还建立了重宴鹰扬制度,规定武举人中举满60年,再次参加武举乡试,准与新科武举人一起赴鹰扬宴。朝廷赏花红表,送武衔,表彰武将常年守卫边疆的功绩。会武宴是专了会武宴,一般在武举殿试发榜后举行。《五学录》记载:通礼武殿试传后,燕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说会武燕。余仪与荣恩燕同入席,和声署升歌兔章。会武宴上,武进士们一起唱了《周南》·兔子这首风格雄伟奔放的诗,表达了报国之情。会武宴的规模和风格远超鹰扬宴,其宏大场面堪比琼林宴。

游泳:远足和踏青。除宴会外,新科进士们一起参观京城名胜也是毕业典礼不可或缺的内容。唐代,进士大多在春天,所以第一个进士大多选择在长安附近郊游。他们通过当时专门处理此类事务的民间组织——团安排旅游活动。最常见的地方是长安周围的曲江。参观结束后,他们还可以在曲江滨举行宴会。唐代的进士也更喜欢参观长安郊外的慈恩寺大雁塔,以雁塔名。在雁塔下,同年的新科进士推荐擅长题字的人来命名。如果题名将来成为朝中高官,需要用朱笔重写,以示荣誉。此外,在曲江宴后,唐代进士们会移饮杏园,探花。所谓探花,就是选择同科进士中年轻人作为两街探花使,骑马采摘曲江附近或长安各大园林的名花。宋代延续了探花活动,但神宗熙宁年间以厚风俗为由废除了宴会探花的传统。

学生毕业礼:历史、现在和未来

学生毕业代表着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也代表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无论古今,毕业都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感。古代毕业礼拜访师长,体现了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延续到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仍然保留着毕业生向老师献花、举办谢师宴等诸多谢师的传统。学生们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珍惜老师和学生的未来,表现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代学生毕业旅游的传统也继承了下来。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当今毕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阔视野,体验多元文化有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也应该正视古代毕业标准和毕业典礼的弊端。古代学生对皇帝的新陈代谢和对老师的崇拜过程极其复杂。这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以礼仪定人和第一者不仅可以得到盛大的表彰,享受盛大的毕业典礼,还可以获得政治地位,保持世袭,形成利益集团,阶级固化,束缚学生视科举为一切,扭曲学生的个性,产生模范闹剧、悲剧。而且古代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各种宴会都讲究排场,极其奢华,也影响了今天毕业典礼的铺张浪费。总之,从古至今,虽然学生毕业典礼发生了变化,但毕业生对老师的感激和对生活未来的憧憬至今仍在传承。

(赵鸿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也为本文做出了贡献)

【参考】

①李芳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1966年,吴荣光,台北:中华书局,1966年。

④朱: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四书章句集注》。

⑤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

2011年,中国书局。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高中毕业证上写的籍贯是什么(中国古代学生的毕业典礼)》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73956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北京大学毕业证样本

    该文章的摘要为: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金融、职业足球、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等多个话题。文章指出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以及职业足球比赛中的一些问题,如球员职业道德和进取心不足等。同时,文章也探讨了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提醒人们关注手机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文章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各种事物,支持金融创新和改革,呼吁提高球员职业素质,同时强调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文章还批评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道德沦丧、利益集团之间的较量等。

    2022年4月10日
    440
  • 清华大学毕业证样本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系列不同领域的问题,包括国家标准的制定与普及、货币基金知识的普及、体育赛事的评论、地缘政治竞争、军事实力的支撑性力量,以及民间企业在权利风险中的处境等。同时,也涉及金融市场的状况如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处理和第三方平台的监管等,以及对个别人物的评价和社会现象的观察等。整体而言,文章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话题。

    2022年4月10日
    500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业证样本

    这篇文章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包括对于国际关系、经济、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隐私的讨论。文章批评了一些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并表达了对某些事件的不满和担忧。同时,文章也涉及了一些关于国家立场、国际关系以及个人隐私的敏感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文本。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通过理性分析和讨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利,不进行过度解读和攻击。

    2022年4月10日
    500
  •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证样本

    该文章摘要如下:
    文章讨论了关于银行利率、改革、竞争、民意调查、公务员制度、国际关系等多个话题。文章指出银行高利润率引发争议,呼吁改革并质疑某些部门的作为。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状况,公务员制度的弊端,以及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问题。文章呼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呼吁教育改革,减轻学生压力。在国际关系方面,文章表达了对俄罗斯利用与中国关系与西方博弈的看法,以及对日本和中国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不满。整篇文章涉及多个话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2022年4月10日
    500
  • 北京建筑大学毕业证样本

    文章摘要:本文涉及多个话题,包括教育问题、经济发展、公务员制度、军事力量等。文章批评了某些教育方式的弊端,如老师体罚学生、教育方式不当等。同时,文章也关注经济发展问题,批评了一些公务员工作态度问题,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如银行垄断等。此外,文章还谈到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换来公平的谈判。最后,文章呼吁大家不要被虚荣和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关注真实的问题并致力于解决它们。

    2022年4月10日
    440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