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是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20周年。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大学,这所大学与农村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从1919年在农村组织平民教育社讲座,到新中国成立后开设夜校,再到2021年以来全面实施强师工程……
1934年,李蒸校长(左一)在纪念农村教育实验区一周年的现场讲话。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供图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智到提质。在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大学与农村的互动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更多的农村教师和农村学校得到了大学的授权,并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为农村服务
从扫盲到考大学
8月的一个夏夜,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南庄镇马兰小学的操场上,建了一家露天电影院。同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拍电影《音乐家》,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令孩子们惊讶的是,他们联系了电影的外国艺术指导萨比特·库尔曼别克夫,听创作故事。审美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我们计划去中西部农村小学,以电影为载体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农村青少年的艺术感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电影下乡项目发起人肖向荣说。
2022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志愿者教育团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南庄镇马兰小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供图
百年前,当我国农村教育实验兴起时,农村几乎是落后的代名词。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杨桂明说,20世纪30年代,北京郊区实验区居民70%以上以农民为主,纯文盲约占40%。主要教育内容是识字运动、村治运动等,以及针对裹小脚等不良习惯的反封建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西迁陕甘办学时,在陕西城固县邯郸留乡、兰州等地设立了国家教育实验区。努力通过举办成人补习学校、家事、家教补习班等方式唤起人民,提高文化水平。据记载,学生返校时,当地士绅除设宴送外,全队派出郊区,爆竹声震野……
现在中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对教育的需求依然很强。
自2007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师范大学实施了公费师范生措施,培养了14名学生。毕业后扎根祖国中西部地区,对农村教育的深远影响不再是传授具体知识的输血
杨宇,一名公费师范生,出生于1997年,是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刚进入湖南省凤凰县高中,在他的高中母校任教。六年前,我从这里考上了大学,现在这里变化很大。他说,学校从沱江旁山湾的老校区搬到了三四公里外的新校区,教学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上高中的时候从来没有学过电脑。现在我的孩子有专业的电子教育设备。”
我刚入职,就像一颗种子刚撒在土里,期待着自己的成长,用知识点亮更多的生命。在孩子们身上,杨宇仍然可以看到他原来的影子。他说,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但在思维视野上与省会学生仍有很大差距。
朱启平毕业于2013年,在贵州毕节一中工作近10年,期间他一直怀念乡村。每次接手新年级,他都坚持担任成绩最低的班级的班主任。这些班经常有很多孩子来自农村,就像当时的我一样。他说,他总结了一套学习和锻炼的教学经验。只要孩子们努力学习和练习,他们就有望实现被本科录取的梦想。
十多年来,朱启平坚持寒暑假回老家毕节大河乡岩口村教书。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的人。自2010年起,我组织了岩口村志愿者教学团队。10多年的志愿者教学团队活动对村里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朱启平说,截至今年高考,村里有17名大学生。
拥抱强国之梦
一代奉献青春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有很强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它与农村教育的渊源包含了无数人为民族复兴办教育的真诚初衷和强国梦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平民教育思潮风靡一时,倡导教育救国。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周慧梅介绍,1919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的一些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平民教育俱乐部。梁启超、梁漱明、陶行知等学者应邀发表演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期刊《平民教育》非常受欢迎。介绍杜威、孟禄、麦柯等外国教育家思想的文章发表后,洛阳纸贵多次印刷。
1919年4月,北京高师生创办的平民学校是当时中国大学生创办的第一所平民学校。据记载,学校无一定资金、无一定校址、教职员工无报酬。所需的资金渠道来自向同学和教授筹集资金,并向当时的慈善机构筹集衣服、鞋子、袜子和毛巾。在国家危机和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坚持了12年。全国持续时间最长,招生人数最多的平民学校相继形成,可谓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感情得到了更大的发扬。北师大在国家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指导下,开展了更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开设了大量的夜校、补习班等,还开始了农村教育的专项研究。1964年,从教育系毕业生中选出20人,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周慧梅走访了一些见证人。20世纪80年代,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河北省阳原县、定县、青龙县开设了三个农村教育点。
20世纪80年代,从北京学成归来的刘成旭在青海省土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上课。1984年,我第一次走出县城,去北师大数学系读书。我从未见过这么高的建筑,这么大的校园。刘成旭说。由于当时青海教师资源匮乏,刘成旭提前一年毕业回国执教。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推广普通话教学。我的学生来自土族、藏族、回族、白族等。,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他坚持带学生听广播磨耳朵,告诉他们普通话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风雨兼程。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教的第一批学生都五十多岁了。我们很高兴看到家乡的变化,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偏远的县乡和农村教书育人。刘成旭说。
新疆女孩出生于1998年,如古丽·吐尔孙原本有机会在乌鲁木齐工作,但北师大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新疆喀什莎车县。莎车县在沙漠边缘,更需要老师。当她上大学时,她和中国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郑光梅一起爬山和观鸟。郑先生坚持工作精神,对学生的耐心和爱深深震惊了我。
我经常和学生们谈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校友黄文秀在扶贫攻坚中牺牲的精神和事迹。同时,我们也鼓励自己在基层做好教育,不仅要给学生说话,还要身教。拉萨那曲第三高中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达瓦卓玛表示,海拔4700米以上的那曲需要优秀的教师,她愿意为家乡做点什么。
2022年夏天,北京师范大学2791名学生组成307支教育实践队伍,赴祖国27个省开展教育实践,其中国家扶贫脱帽县118个。在农村志愿中,我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和儿童的纯真之美,坚定了从事农村教育的理想信念。去河北阜平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李琳静说。
跨越教育鸿沟
研究引领突破发展局限局限
20世纪90年代,一位近60岁的教授深入农村课堂,反复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农村学生跨越式发展。在他的坚持下,这次教育实验持续了30多年,从薄弱学校的课堂上探索教育的真知。今天,何克抗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中。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先进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说。
经过多年的探索,这种名为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实验可以让小学二年级的农村儿童读2500个常用汉字,用电脑写300个结构完整、流畅的文章。城市一级学校同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学生的语言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良好,英语和数学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自2000年以来,我们在全国建立了33个试验区和600多所中小学,参加了8万多名学生。城乡薄弱学校包括400多所农村学校。在一些地区,农村校园没有电脑和其他终端,我们通过投影、黑板等方式将课件材料改为印刷材料。余胜泉说。
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大学农村教育研究者的传统。从20世纪80年代龚乃传等学者长期驻扎在农村进行研究,到袁桂林教师招收农村教育研究生。郑新荣、张莉莉等教师在甘肃等民族和农村地区长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学术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部长朱旭东表示,在扶贫等国家战略的指导下,研究人员作为参与者参与各种农村项目的实践,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研究成果对实践有更大的指导。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建设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做了大量的中西部农村研究和活动,促进中西部教师建设实现自我授权。
教育研究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广泛地赋予农村青年教师权力。在农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中,为特殊岗位教师等新农村青年教师提供为期一学年的陪伴成长服务,提高教师的信息水平和教学质量。2020年启动的中国农村教师‘领头雁计划’将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理论和实践,构建一套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机制,培养大量具有教育家潜力的农村教育骨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兴洲说。
赋能农村振兴
促进中西部地区教育
“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教育赋能农村振兴,是北师大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说。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强教师工程的战略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闭环的培训模式,重点建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从招生、培训、运输到职后支持,再到教育质量监测、诊断和奖励。
在招生方面,学校于2020年设立了志远计划,旨在为当时尚未脱贫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培养一批基础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2021年,教育部等9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优秀教师计划,将定向培训覆盖面扩大到全国832个扶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三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招收了1000多名志远计划和优秀教师计划学生,覆盖中西部17个省份。
在教师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为在职教师提供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成长平台。自2020年起,学校启动了四有好教师启航计划,重点奖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一线学生。截至2022年8月17日,共有774名毕业生符合申请条件并入选计划,其中201人签约县级及以下地区,成为促进当地教育振兴的新力量。
在教育政策研究方面,学校发挥中国教育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优势,围绕双重减少、普通分流、扶贫县教育现状调查和质量监测,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教师成长规律和教育援助规律,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在教师发展平台方面,学校特别关注中西部教师短缺和教育教学资源短缺。为此,全国40所师范大学推出了强教师在线公益平台,为832个扶贫县,特别是160个国家的农村振兴提供免费开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互动和三维
喀什师范大学毕业证书样本和跨越百年农村实践的主要内容已经完成!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喀什师院毕业证样本(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20周年)》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71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