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大教授郑强关于英语教育的一番演讲,再次让学英语这个话题成为了网上热点。
郑强教授说,
“英语学习已经耗费了太多学生的时间,这是不正常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流的工具,今天已经变味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甚至连“浙大教授郑强呼吁要把英语踢出高考”的言论都出现了。
这里要强调一下,郑强教授没有说过这句话。他只是强调要降低英语的重要性,不是说完全不学英语了。
但网友之所以以讹传讹,实在是因为这些年关于要不要全民学英语,高考要不要考英语的话题,争论实在是太多了。
上次这个事儿引发热议,也是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网友花千芳的一番言论,被王思聪怼了,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当时花千芳提出了“学英语无用论”,认为全民学英语没有必要,只需要少数人学英语就可以了。
王思聪下场手撕,进而说出了“都9012年了,还没有出过国的沙雕”这样的过激言论
更是把这个事儿炒得热火朝天,引发了观点对立的两派激烈争吵。
这就是一年前的事儿。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想必大家对这个事情依然有很深的印象。
一年之后,关于中国人是不是过度学英语的话题,再次成为网上热点,这说明了啥?
这说明中国人过度学英语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实,而且挑动了太多人的神经,而且支持学英语的,和反对学英语的两派,声音都很响,所以会一直吵下去,直到分出个胜负。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学英语,关键在哪里?
关键就是英语高考分数。
中国大多数省份高考满分750,英语独占150,和语文、数学并列。高出物理、化学这些科目,而且,物理你可以选学,英语你不能不学。英语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地位太高了,英语的这个地位合理不合理?
这是个问题。
这两年,全国范围内,都开始进行一系列高考改革。
改革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开始降低英语的这种地位。
比如浙江高考关于英语考试规定:
英语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但是改变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浙江省就在2018年10月份的英语考试中,因为加权赋分闹出了问题。后来不得已成立了由浙江省省长袁家军任组长的调查组,并公布结果“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决策依据不充分、决策严重错误,导致结果不公正、不合理。”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被责令辞职,教育厅党委书记在浙江省的新闻发布会上鞠躬致歉。
浙江省的这次英语考试事故,充分说明了高考对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影响实在太大,任何关于高考的变化,哪怕是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闹出不小的事端。
但是既然这个话题一而再再而三形成社会性讨论,这就说明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共识:中国人确实不能再这样过度学英语了。
因为如果英语的地位还是像过去那样高,根本就不会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一门心思好好去学英语了。
其实英语在咱们国家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不是一直都这么高。
咱们国家全民学习英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建国后5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那会都在拼命学习俄语呢。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只要求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参加外语考试。此后英语从列入高考科目,到形成后来的地位,经历了一个过程。1978年都可以考外语,但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录取参考,毕竟没有学过外语的人太多了,再之后英语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先是10%,30%,一直到1983年起英语才按实际成绩计入总分。
80年代我国开始公派出国,留学美国成为很多人人生重要经历。
陈可辛拍摄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可以依稀看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这背后,则是我国从建国以来全面学习苏联,转变到全面学习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国策变化。
后来苏联解体,西方世界和美国就是现代化的代表。英语为什么重要?本质上就是因为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我们要全面学习美帝,摸着鹰酱过河啊。你要学习美帝的东西,连它的书都看不懂,还怎么学?
因此当时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全民学习英语的高潮。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最好的高校,最好的学生,个个都以能够留学美国作为目标。
这是一幅拍摄于80年代的北大校园宿舍照片。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墙上贴的是美国地图。
所以当年英语热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当然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人家比我们先进,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先咱们太多。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啊,不学习英语,连世界最新科技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掌握,怎么超越?
所以这是我们在国力弱小的情况下,奋发图强,全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以而为之。
当然,这个世界风水轮流转。想当年,日本为了学习汉语和先进知识,先后派了十几次遣唐使,一度日本人以会写律诗为荣。至于古代东亚文明的其它附属国家,朝鲜和越南,连科举考试都学了去。
那西方世界发达之前,还要靠翻译阿拉伯文来学习自己曾经古希腊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回事儿。
没说的,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必须要学习先进。
所以说咱们也不是从老祖宗开始那天就要学习英语,之所以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追赶西方世界。要不然,汉语和英语区别这么大的两门语言,咱们费了老鼻子劲儿,折磨自己去学英语,为了啥啊?
换句话说,咱们要不要学习英语,要不要如此大投入地学习英语,就取决于一条:咱们国家的科技文化是不是已经到了世界一流?
西方文明领先世界几百年了,咱们汉语文明距离英语文明的地位,还差那么点,这个必须承认。
但是,现在咱们国家确实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某些方面的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咱们确实没有必要再向80年代、90年代那样全民学英语了。
说实在的,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学生花在学英语的时间和精力确实是太多了,超出了必要的范围了。别的不说,我一个中文系的,考研也要考英语啊。中文系做学问研究,和英语有半毛钱关系吗?这算不算某种搞笑?
有人说了,你和国外汉学专业交流,需要外语啊。
所以说咱们国家学习英语已经有点病态了。和国外汉学交流,交流的是什么?是中国文化啊,难道不应该是对方学习咱们汉语,用汉语来交流吗?结果咱们还要用英语。而且我们那个时候,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以能够用英语和国外汉学界交流为荣。
好像天经地义的,英语就是一门高级语言。中文系也是能以英文写论文为荣了。
更有甚者,很多高校曾经规定英语四级不合格,不给毕业证。
到了工作吧,凡是和职称晋升相关挂钩的,都要考英语,没听说要考语文吧?当然语文这个咱们母语,确实不用考。
所以啊,这一切,都有点过度了。
咱们本来不应该这样学英语。
这实在是矫枉过正了。这样的情况确实需要进行适当改变。关键是咱们也有了进行改变的底气。
其实咱们现在已经开始改变了。首先高考改变英语考试方式,就已经是变相降低了英语地位了。高考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制度,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英语从过去和语文一样一次考试,改为现在可以考2次,甚至传闻以后不列入统考,由社会机构考试,这些已经说明了英语变得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
还有前两年咱们国家的很多职称晋升,也取消了英语考试。
咱们国家毕竟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了。今天咱们要谈论“四个自信”。
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咱们国家的地位,咱们以后要和美国竞争,要给世界其它国家提供一种不同于美国的发展途径,要讲述中国故事,就必须提高汉语地位,有朝一日让世界其它大多数国家都来学习咱们汉语才是咱们根本目标。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咱们能够在科技、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都超越美国,超越西方世界。
所以咱们现在还要学习英语,但是要记住,学习英语是为了超越它们。
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天生就要学英语。
总之,既然学习英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未来英语在咱们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必将经历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杂音,值得咱们警惕。
特别是那些吃英语培训这口饭的人,肯定会千方百计阻止这些。
这次郑强教授说了不能再这样过度学英语了。
俞敏洪马上就站出来表示反对了。
而且俞敏洪反对的姿势还挺巧妙,他说如果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放松了英语学习,反而会加大家长的负担,因为家长要花钱参加校外培训。
看起来,他还是替家长省钱呢。
其实这是屁话。一旦高考不考英语了,你看哪个家长吃饱了撑得让自己孩子去课外辅导班学英语?
俞敏洪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他干的事儿就是英语培训,大家都不学英语了,他就没有价值了。
俞敏洪只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一个代表。
实际上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俞敏洪,他们都吃英语培训这口饭。而且很多如同俞敏洪那样,是政协委员,是人大代表,他们说的话很有分量。
他们会想方设法鼓吹学英语的重要性。
所以要想把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降下来,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是这一条必然会到来。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可以和母语相提并论。
因为未来的世界,中国必然会复兴,汉语必然会重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那个时候大家都会以学汉语为荣。
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可不要像西方国家的那些渣渣,跑去外国教教中文,还顺便骗炮无数无知少女啊。
关于大学毕业证不得与英语挂钩和高考踢出英语再引争议浙大教授郑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的分量的主要内容已完结!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大学毕业证不得与英语挂钩(为什么中国人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学英语,关键在哪里?)》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70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