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段子:有个人去求职,拿出3张文凭,重庆大学本科、浙江大学硕士、北京大学博士,3个毕业证上的校长都是"林建华",面试官说:"同学,造假也要专业一点好不好,你就不能多刻几个章?"林建华说:"这个段子是在调侃我担任校长的时间都太短了。
林建华的意外"走红"全都都归咎于北大120周年上的那次致辞上,林建华的"鸿浩"之志至今被人诟病,为此林建华还专门针对此事,对外发出了一封致歉信,网络上关于此事讨论的热潮虽然已经退去,但这个典故却成了一个意外的段子。
除了这个典故外,你还了解林建华的其他吗?
林建华生于1955年,山东高密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林建华刚上五年级。1973年,18岁的林建华中学毕业后到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工作,当中学老师。1976年农场有一个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机会,本来林建华拿到这个指标是十拿九稳的,但当时农场的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林校长后来经常讲"吃亏是福",经常拿这个事情举例:如果当时农场领导把这个指标给了林建华,那么他现在可能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资深中学老师,因为这个机会只是去上一个地区的师范学院。1977年,文革结束,全国恢复高考,林建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化学系。
1986年,林建华在北大经过九年刻苦学习,拿到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两年后,他进入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
固体研究所、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
1993年,林建华回国,继续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在他回国之前,当时中国学术界在粉末X射线衍射解析晶体结构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主流科学水平,只能解决简单的晶体结构问题,对于复杂的晶体结构解析无能为力,按照当时情况来说他是当时中国在晶体结构领域水平最高的人之一。
2010年,林建华调任重庆大学任校长。他做了很多实事。重庆大学学生宿舍原来既无热水也无空调,一到夏天学生苦不堪言。林建华亲自找到企业,请他们捐赠设备,使所有的宿舍通上了热水装上了空调。他还大幅度提升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补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他为重庆大学引进了很多人才,也聘请外面的学者到重庆大学任教,甚至直接担任院长、副院长,这样也因为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引起反弹。然而,林建华并不畏惧,一心一意地推进重庆大学远离"近亲繁殖",这些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基层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支持和拥护,重庆大学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林建华调任浙江大学任校长。当时的浙江大学某些既得利益者并不欢迎,并且上演了"海外校友会抵制新任校长"的闹剧,他们以海外校友会的名义发出了公开信,指出林建华既不是院士也不是长江学者,并且和浙大没有渊源。这篇奇文现在在网上还能找到,里面的道理很有趣,比如浙大以前的某任校长是院士,却是当上校长第二年评上的院士;某任校长和浙大有渊源,是因为他儿子在浙大读书。林建华在浙大的成绩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2013-2015浙大的新闻。
在大家都以为林建华要在浙大校长的位置上退休的时候,2015年林建华回北大接任校长。在北大当校长期间,他在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简政放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林建华老师主张学校要面向学生和社会这两大客户,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他反对高校中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他主张引进人才,主张人才流动。他主张大学去行政化,主张大学以学生为本。林建华老师是我见过的最自律的人,他从来不会提携任何他科研组的合作者或者自己的学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尽管他帮一下是非常容易的事。林建华引进人才,只看科研能力,完全不考虑出身、派系等个人因素。所以北大在避免科研领域近亲繁殖方面做得是最好的。其他学校呢?很多学校有近亲繁殖的传统,导师只把自己的学生招进学校,一代一代下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他们培养的人也出不去,科研很难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他曾以半开玩笑的语气对比了在三地当大学校长的不同感受:"在重庆大学做校长比较辛苦,校长要有想法,制定发展战略,还要找到合适的人去落实和实施;浙江大学要好得多,校长只要有想法就行了,做事的人很多,而且做事情很快;北大校长是最轻松的,校长不需要有想法,因为教授的想法已经很多了。当然,即使你有想法也不能贸然行动,因为大家只顾品头论足,就没有人去做了。"
中央党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国兴,在得知林校长成为网红后,提笔这样写下:一次会议我与林建华认识,他穿着随意,乍看之下不像来参加会议的样子。在我们聊天的两个小时里,林建华始终谦虚诚恳的倾听与,聊天的时候他根本不像大学校长或是政府官员,反而像极了一个虚心的普通学者。当我的新书请他写推荐语时,工作繁忙的他也不将此事假手于人,一定要亲自撰写。最终推荐语呈现出来的是真诚、平实的文字,没有哗众取宠、装腔作势的意味。
最近,林校长出了一本《大学的改革与未来》,无疑,林校长决不希望自己留下的故事,除了"三个章子"就是"鸿鹄之志"。在书中,他多次阐述北大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特别强调医学将是北大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认为未来的医学将更加智能,更加精准,更加依赖于数据和新技术。
这样的一个北大校长,是否出乎你的意料,你是否还会停留在"鸿鹄之志"上。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毕业证校长章怎么读(曾经有一个段子:有个人去求职,拿出3张文凭,重庆大学本科、浙)》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70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