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省高校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广东财经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的同学直呼“被本升专”了。
事件起源于两所高校开办的“4+0”联合培养项目。即本科院校通过招生计划,将录取学生安排于高职院校培养4年,达标后颁发本科院校毕业证、学位证。
九派财经了解到,由于联合培养项目的录取分数比本科院校低,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却与普通本科生无异,引发两校本部一些学生的不满。
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今年普通考生物物理类最低排位为,而协同专业组最低省排名为,双方分数差高达70分。另一所学校南京审计大学,其与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联培合作的“审计专业”系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和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这所学校在各省的高考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王牌专业”联合培养项目的低分数线让学生们难以接受。
此次争议中,本科院校学生认为,联合培养项目的文凭应注明“联合培养”字样,否则会稀释学历含金量;联合培养的学生则提到,经确定文凭上不会加以区分才选择了联培项目,临时改动说法同样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关于此番高校联合培养引发争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诱发事件的“本升专”一词带有学历歧视的意味,更多是一种学生自嘲。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在于保障联合培养的质量。当联合培养出了效果,在双证上注明“联合培养”是一种添彩,而不是反向“本升专”。
熊丙奇进一步补充道,“当前我国就业最难的,应该是进行职业教育却偏离职业教育定位、缺少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果联合培养坚持培养质量,其就业前景应该比其他模式更好。”
焦点:学历学位证是否应做区分?
一纸文凭成为了争议焦点。多名学生讨论的核心在于,录取分数存在巨大差异的本科与高职,最终获取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是否相同?应不应该相同?
“一旦双证上不做区分,我们高考三年的努力,获得比协同培养高几十分甚至上百分的分数,就会轻易被一张相同的毕业证抹去。”广财大二学生王阙告诉九派财经,他们并非反对联合培养,而是反对在双证上不做任何标注和区分。
王阔进一步解释称,当下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不做相应注明将会对用人单位产生误导。该同学表示,目前已有多名HR称,在双证问题还未确定前谨慎招收广财学生,引发了本科学生对“学历含金量缩水、影响未来就业”的担忧。
广东省2022年本科普通类(物理)投档情况图源/受访对象
而事件的另一方,报考联合培养的同学对于是否标注“联合培养”也存在顾虑。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贴称,自己系协同培养项目的学生,需要为自己争取利益。自己的高考成绩本来可以进广东公办本科,因为了招生办说不标注“协同培养”,才优先考虑了广财的协同培养项目。
报考了广东财经大学协同培养项目的李同学则称,自己并不介意标注“协同培养”,但也不希望被贴上带有歧视意味的“带专生”标签,“我们的分数也是自己一点点考上来的。”
对此,九派财经以学生身份广东财经大学招生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广东省内政策没有明确要求,需要在双证上标注协同培养,省内其它开办‘4+0’协同培养的高校也没有标注先例。暂时来说,协同培养的毕业证书跟普通组是一样的。”
九派财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9年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指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应严格执行《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位证书,标示具体的培养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联合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关于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权管理办法》的通知图源/教育部官网
针对该不该标注问题,熊丙奇则认为,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是否注明应在学校综合听取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两者都存在其合理性。
“注明属于写实性记录,还能够体现联合培养的特色。但也要考虑到,倾向于不注明的学校和学生,基于以学历为导向的现实背景,希望能够避免求职中遇到学历歧视。”熊丙奇称。
专家:警惕唯学历下的联合培养
在此次引发舆论关注之前,“4+0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模式在国内已试行多年。
早在2015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浙江省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首批遴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6个专业,与中国计量学院等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
浙江省关于开展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图源/浙江省教育厅官网
“这种模式被认为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合作创新。对高职而言,可以通过提升学历进而吸引学生;对本科来说,可以提供增设招生计划的途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九派财经。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4+0”联合培养项目宣传图源/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官网
但随着实际应用,“4+0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模式的问题也逐渐展现。
比如,教学组织工作全由高职承担,那么本科授予的学士学位质量该如何保证?学生四年都在高职完成学业,学生对授予学位的学校会有认同感吗?如果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两所学校之间会不会互相推卸责任?
此外,一旦合作学校只追求学历,很可能成为“怪胎”,演变为无权授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高职院校“曲线”升本,通过所谓的合作办学做文凭交易。
“如果联合培养的吸引力仅来自一张本科文凭,而非培养质量,这一项目遭受质疑就是必然的。”熊丙奇表示,应当警惕唯学历论、唯分数论背景下,联合培养空有本科学历、没有质量和特色的情况发生。
熊丙奇认为,想要解决联合培养模式的各种弊端,需要学校重视培养过程,对质量进行把关;而社会需要克服学历歧视,这实际上是两个必须相向而行的事情。
此次广财、南审“4+0联合培养”争议也折射出背后部分社会问题,即学校办学的学历导向和学生求学的学历情结。当前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高校、用人单位,都是以入学的成绩门槛来衡量这个学历的含金量。
熊丙奇认为,要求“分数公平”体现的是唯分数论观念。破除这种观点,必须改变以录取分数评价学历含金量的做法,各方需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广东财经大学毕业证(学历学位证是否应做区分?专家:警惕唯学历下的联合培养)》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68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