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主持参加了“潮滩重金属污染的磁诊断方法与机理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滨岸环境监测和管理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6项,“苏州河底泥污染特征、三维空间分布及其水质影响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
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证书样本
谁是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于立中,男,1949年9月出生,博士毕业,教授。自2003年1月起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1949年9月14日出生于上海。1969年7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赴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务农。1978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年7月毕业,取得学士学位,留校。1985年5月至1990年5月在利物浦大学地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3月获得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1990年5月回国,1994年
8月份聘任教授、博士导师。曾任地理系副主任、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研处长、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校长助理。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97年5月至2003年1月。2003年2月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社会兼职: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小组专家、中国地理协会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主任、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理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地理与环境地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成员;上海决策研究专家、上海决策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上海十五规划专家、上海地理协会副主席、上海灾害防御协会执行主任;《地理学日报》(英文版)、《海洋与湖泊沼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地球科学进步》、《湖泊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学术成果:
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
学术成果:
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与环境演变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作为我国环境磁学研究的先驱,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影响较大。自1990年以来,主持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潮滩重金属污染磁诊断方法与机制研究、滨岸环境监测与管理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苏州河底泥污染特征、三维空间分布及水质影响研究等13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英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香港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长江三角洲环境演变研究和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与环境研究分别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苏州河沿岸资源环境结构与污染泥浆三维空间分布研究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其中18篇是SCI收录,被引用次数已达120余次。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
华东师范大学现校长详情。
于立中,男,1949年9月出生,博士毕业,教授。自2003年1月起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1949年9月14日出生于上海。1969年7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赴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务农。1978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5年5月至1990年5月在利物浦大学地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3月获得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1990年5月回国,1994年
8月份聘任教授、博士导师。曾任地理系副主任、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研主任、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校长助理。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97年5月至2003年1月。2003年2月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社会兼职: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小组专家、中国地理协会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主任、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理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地理与环境地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成员;上海决策研究专家、上海决策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上海十五规划专家、上海地理协会副主席、上海灾害防御协会执行主任;《地理学日报》(英文版)、《海洋与湖泊沼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地球科学进步》、《湖泊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学术成果:
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
学术成果:
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与环境演变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作为我国环境磁学研究的先驱,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影响较大。自1990年以来,主持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潮滩重金属污染磁诊断方法与机制研究、滨岸环境监测与管理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苏州河底泥污染特征、三维空间分布及水质影响研究等13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英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香港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长江三角洲环境演变研究和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与环境研究分别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苏州河沿岸资源环境结构与污染泥浆三维空间分布研究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其中18篇是SCI被引用120多次。
代表论着:
1.Amultivariatemixingmodelforidentifyingsedimentsourcefrommagnetic
measurements.QuaternaryResearch.32,1989.
2.Paleo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magneticmeasurementsonsedimentcore
fromKunmingBasin,SouthwestChina.JournalofPaleolimnology.3,1990.
3.Quantitativesedimentsourceascriptionusingmagneticmeasurementina
reservoir-catchmentsystemnearNijar,S.E.Spain.EarthSurfaceProcessesand
Landforms.18,1993.
4.Palaeo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rockmagneticmeasurementsonsediment
coresfromTaihuLakeinYangtzeDelta,EastChina.TheQuaternaryResearch.
33,1994.
5.Theinfluenceofparticlesizevariationsonthemagneticpropertiesof
sedimentsfromthenorth-easternIrishSea.Sedimentology.41,1994.
6.HeavymetalcontaminationoftidalflatsedimentsintheShanghairegion
oftheYangtze(Changjiang)Estuary,EnvironmentalEducationand
Information.17,1998.
7.Quantitativeroachtosedimentsourceidentificationbyusingmagnetic
diagnosismodel.ChineseScienceBulletin.44,1999.
8.Ironreductionintidalflatsedimentindicatedbymagneticmeasurements
anditssignificanceinthestudyofheavymetalpollution.ChineseScience
Bulletin.44,1999.
9.SoftsedimentinTaihuLakeanditspalaeoenvironmentalindications.
BulletinoftheNationalMuseumofJapaneseHistory.81,1999.
10.Diagenesisofmagneticmineralsintheintertidalsedimentsofthe
YangtzeEstuary,Chinaanditsenvironmentalsignificance.TheScienceofthe
TotalEnvironment.266,2001.
11.China’sYangtzeEstuary:I.Geomorphicinfluenceinheavymetal
accumulationinintertidalsediments.Geomorphology.41,2001.
12.GIS技术在洪湖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湖泊科学,1993,5
(4)。湖泊科学,1993,5
(4)。
13.利用磁信息研究潮滩重金属污染。1993年,1993年,环境科学进步
(5)。
14.太湖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1995年1995,7
(2)。
15.环境磁学在城市污染研究中的应用。上海环境科学,1999,18
(4)。
校长的名字是印刷的还是盖章的。
印刷盖章可以看数量和毕业证书盖章的位置。如果数量大且非常统一,则印刷。如果位置不同,则为盖章。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你能描述一下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证书样本长吗?》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5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