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
防灾科技学院创建于1975年,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级更名为“地震技术学院”。1992年被原国家教委定为“防灾技术学院”。2006年2月14日更名为“防灾科学技术学院”。是中国地震局直属的部属院校,也是中国唯一的防震减灾高等学府。学校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经济开发区学院街,距首都天安门广场东30公里,高速公路直通北京。学校占地600多亩,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学校有7000多名全日制学生。
学校在“尊德学智,扶危济困”的校训激励下,励精图治,严谨治校,在30年的办学实践中与时俱进,稳步发展。学校现有9个教学部,包括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城市救援决策技术、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通信技术、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等23个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学校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企业资源规划管理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也被评为国家精品建设专业;多门课程被评为省部级精品课程。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育良好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0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10人,长期聘请外籍教师。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先进齐全,设备总值达3690多万元。有4个现代化语言实验室和19个多媒体教室,可容纳3000多名学生。有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校园网,现代管理技术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图书馆藏书53.7万册,引进了“学者之家”、“时代圣书”数字图书馆、“万芳数据”电子期刊、中国知网等多种电子资源数据库。有语音调频台,英语调频广播覆盖全校。先进的非编辑系统和课件收藏系统为课件开发奠定了基础。学校各学科建立了60多个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坚持科研求质量求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被列入“三项指标”。教学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了教学改革,创造了高质量的教育。《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国内外公开出版,对地震系统及相关行业有一定影响。发表的文章被《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获得首届《CAJ—CD规范》执行期刊优秀奖。
近年来,学校积极走校院共建之路,与中国地震局北京研究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助整体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丰富的实验经验
学校作为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培训基地,承担着国家十五重点工程国家地震应急救援培训任务和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任务的培训工作。依托中国地震局和北京市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邀请中科院院士和国内外专家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同时,学校加强了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多次赴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教育考察,与加拿大相关教育机构、新加坡民防学院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本着“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防震减灾事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针,为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毕业生,其中数千人活跃在防震减灾第一线,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新世纪的曙光和新形势的挑战,防灾科技学院将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办学结构,以崭新的姿态和高昂的激情向着更好、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
上一篇: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邯郸学院毕业证样本 |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4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