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A类)。创建于1929年,拥有文、理、工、商、法、医六个学院。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艺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多个学院及附属肿瘤医院等。秉承“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热爱国家”的校训,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办学实力和学术声誉显著提升。在科研方面,学校构建新型科研创新体系,加强前瞻性布局,融入渝西科学城建设,培育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和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世界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被评在全国文明校园。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坚持发展理念,以卓越为魂,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A类)”。

学校创建于1929年,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六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后,成为高等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大学(1958年并入教育部),以工科为主。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学院合并成立新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级管理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A类)”。

重庆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艺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中心医院。在校教职工5300余人,学生4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人员1700余人。校园占地5200多亩,包括A校区、B校区、C校区和湖西校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以德育人的初心,牢记为党和国家育人的使命,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发展的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人员培训

秉承“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热爱国家”的校训,以培养“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40多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多人当选两院院士。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建设了十大教育体系和六大教育阵地,入选首批10所“三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多维度、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继续深化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打造优秀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度全面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人以上。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过去的五年里,它赢得了4400多次

按照“强工科、固理科、兴文科、兴社科、扩医学、兴情报学”的思路,实施五大学科重点建设工程,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继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组建新的医学院和医学系,高起点加快医学学科发展。启动《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 《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与材料科学相继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六个学科,包括冶金、仪表、采矿、机械、土木、交通等。已进入世界“软学科”前50名。

人才团队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37”人事制度和四个层次七大类人才“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乐,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的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近200人,国家级创新群体8个,省部级人才5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科学研究

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优质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工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性布局,全面融入渝西科学城建设,推进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科学仪器,推动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规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材料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23个,批准国家级科研项目2400余项(其中千万元级以上领军重大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学仪器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 《Science》期刊论文取得历史性突破。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获得国家R&D计划重点项目,获得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镇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学校主办的7种期刊被选为权威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我们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近20个国际

始终坚持“研究学术、培养人才、振奋国家、振奋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深化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R&D机构落地生根。研制的月球微生态圈在月球上种下了第一片绿叶,完成了人类月球生物生长培育的首次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个国家大学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全国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高校对口支援,创造性开展定点扶贫和乡村振兴,帮助云南省绿春县、重庆开州官面乡成功脱贫。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发扬“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的办学传统,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实验室和长江生态环境研究所;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新区共同推进“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超级瞬态实验”科学装置建设;与沙坪坝区共建重庆大学周边创新生态圈和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沙坪坝区、高新区、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与两江新区共建岳明湖工程教育创新平台: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隆区,建立了一个气球平台,以测试和验证微波垂直能量传输。率先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重庆科教创新共同体。

校园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弘扬“振兴民族、誓当先锋”的重要精神,以一流的大学文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文明校园”。通过大力评选先进典型,近百名教师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大力建设校史馆和“立德庶人”专题展厅,深入挖掘爱国奉献的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创作《重庆家书》 《重庆往事红色恋人》 《光华》 《初心1929》 《寅初亭》等原创戏剧作品,讲好“大故事”,展现人文品质和家国情怀。并传承建设以川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被批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建立特色的师生校友档案资源库,创建“意义图书馆”,传播意义精神。实施建筑文化景观提升工程,学校近代建筑和早期建筑分别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秉承“研究学术、培养人才、启蒙国家、振奋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振兴民族、誓当先锋”的重要精神,坚持发展的理念,以卓越为魂,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努力更好地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重庆大学》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4460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相关推荐

  • 中央财经合作办学毕业证(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可获得国际经济贸易专)

    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可获得三个文凭: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证书、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澳大利亚商学士学位证书。该专业费用较高,但物有所值,被认为是学校中学习量最大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各省市备案方式有所不同。建议对金融经济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关注央财,因为学校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很大。

    2022年11月29日
    120
  • 补办房本手续(最新产权证补办规定)

    摘要:
    房屋产权人丢失产权证需要及时到房屋管理处办理丢失手续,登保声明并在房地产管理中心办理新的产权证。最新规定要求产权人申请遗失物证明,到房地产档案馆确认信息,并持有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补办房产证需提交身份证等证件,并在报纸上刊登遗失证明后,到房屋管理局办理遗失登记,缴纳相关费用。关于房屋补发手续及最新产权证补发规定的主要内容已介绍完毕。

    2022年11月5日
    130
  • 个人怎样办理危化证(经营哪些业务要办危化证)

    摘要:危险化学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国家对其管理严格以确保人民安全。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经营业务需经安全监督局批准并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企业需规范操作并进行安全防护调查,安全监督局监督其经营活动。涉及公司变更需重新办理危化证书,法定代表人或司法部门需专业培训并取证。浙江舟山和山东日照的青日化工服务平台提供危化证注册等一站式服务。

    2022年11月6日
    140
  • 塔吊证书和塔吊证书在哪里审核?

    塔吊证书的详细解释和探讨:塔吊操作人员需满足相应工种的基本条件和特种作业所需的其他条件。必须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包括年满、学历和健康条件等要求。证书申请时需提交材料如身份证、照片和体检表等。塔吊使用前需检查金属结构部件和外观完好,重载试验制动可靠等。操作时应遵守规定,严禁非法操作和交给他人驾驶。特种作业证书全国通用,更多审核相关信息请查阅推荐文章。

    2022年8月29日
    180
  • 白银中专毕业证(最新消息!事关白银市复学复课安排)

    文章摘要:文章讨论了白银市中专毕业证及最新消息,涉及全市中小学复课安排。会议指出全市初三、高三年级(包括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将于4月9日复课,其他年级视疫情防控形势另行确定。教育系统需准确把握复课总体要求,推进科学防控,制定复课方案,开展排摸管控,确保防疫措施细致周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2022年11月4日
    130
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