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成立的四所中医药大学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划归广东省人民政府。现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和“211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两所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省属高校。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77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373人,其中高级职称384人,副高级职称458人。以邓铁涛、郭国伟、周岱翰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专家教授。全日制本科生11391人,专科生690人(不含留学生),研究生3767人,博士生966人。现有16个二级学院,27个本科专业,横跨医、理、工、管、经、文、教7个学科。中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科学技术哲学2个二级学科和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中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1个中医学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具有一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毒理学都是esi排名前1%的专业。
“重经典、重临床”是我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了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将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高素质中医人才‘重经典、强临床’特色培养模式”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药)教育培养改革试点”和承担“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的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在中医药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中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在中医药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的科研工作坚持突出特色和优势。邓铁涛教授领导的“脾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衔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及其应用研究”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方面,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与了国家“523”疟疾防治项目,临床证明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为青蒿素的发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转化中医药研究中心、现代南方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2个。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目前有直属医院6所(含与政府共建2所),非直属医院30所。医院直属病床8000多张,门诊总人次超过1200万,出院总人次超过18万。一附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和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二附院门诊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第一,连续4年位居全国百强中医院榜首,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现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攀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三附院是广东省唯一的三级甲等骨科医院。非典时期,国医大师邓铁涛被任命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击非典专家组组长。他倡导临床效果突出的中医早期干预,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学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知名药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校研发的维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一系列中成药已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近三年来,学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移合同资金达2000多万元。全省已建成“南药”特色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6个,面积达20多万亩。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197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多名高级中医人才。该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作为“国礼”赠送给多个非洲国家。宋建平教授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消除疟疾项目,有效遏制了当地疟疾疫情,实现了该国历史上首个疟疾零死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青蒿素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获得国际专利保护,在29个国家注册商标,并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学校加强与国外的医学研究合作,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开展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二附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研究,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约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深圳生命与健康工程学院。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开展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合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图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到各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届样品毕业证样品由Beneficiary.com收集整理出版,样品图片上有多处防伪标识。查看往届大学模板毕业证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毕业生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评价:
学校师资雄厚,教学也不错。我是学中医的,专业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中医内科学。毕业后同学大部分考研了,少数去了法规培训,少数去了医药公司或者做医疗相关工作。再来看个人。
九
28
157****9035
在校学生
2020-02-06
综合得分4.7
学校地理位置不错,未来就业前景很大,师资也还可以,教学方法和内容和学院差不多,能学到的东西比较新颖,就业不错。
11
76
131****3894
同学
2020-02-02
综合得分4.3
如果你真的热爱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欢迎你。我们学校学习中医的氛围非常好,大咖很多,教授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师兄师姐热情大方。我学的是针灸推拿,说实话,针灸是唯一国际认可的中医疗法。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引进了针灸技术,学针灸推拿的医学生是没有前途的。
三
六十九
186****2468
同学
2020-01-30
综合得分4.8
中医药院校在全国排名靠前,科研项目多,校内设施4.3亿,硕士专业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众多的博士生导师,众多的实验室,设备齐全的高级药学专业注重实用性。
七
55
157****7552
在校学生
2020-01-30
综合得分4.5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广州大学城,出门也很方便
五
58
177****3080
在校学生
2020-01-27
综合得分5.0
学校还不错,学习氛围不错,图书馆也比较大。想搞科研,一定要来。就业前景要么去药企做crc,医药代表等。或者去制药公司。
2
102
159****5172
在校学生
2020-01-25
综合得分4.8
学校学习氛围良好,教学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的教授专家比较注重养生,开了很多实验班。学生动手能力强,老师和蔼。
五
31
134****5185
在校学生
2020-01-23
综合得分4.7
老师很负责,氛围很好,图书馆自习室环境很好。该专业是中医学院唯一的西医专业,化学专业太多,专业学习培养方向明确,就业容易。
三
四十二个
登录后可以发布学院口碑。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本(模板)》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4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