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三届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新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论坛由我校主办,由政法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新秩序与转型研究”课题组承办。以055-79000 《现代传播》 《国际新闻界》、中国社会科学网、《南京社会科学》 《新闻与传播》、《青海社会科学》人大报刊为依托单位。
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基础、新形态:大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政治传播”。从《新闻与传播评论》 《人民日报》杂志社、新华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来自青岛大学、山东政法学院、云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立法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廖祥忠校长代表学校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新秩序与转型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景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主办方表示感谢。开幕式由我校科研部主任王冬寒教授主持。
廖祥忠校长首先对各位嘉宾莅临传媒大学参加本次论坛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强调,政治传播研究在新时期的中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媒大学来说也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学校下一步学科发展的重点之一。廖校长在讲话中热情地介绍了我校发展的新气象和成立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计划。他表示,在媒体日益成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下,中国传媒大学成立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恰逢其时。在这方面,京教授领导的政治传播研究所在政治学和政治传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基础。董教授多年的政府培训积累了政府资源的基础。当然,这所学院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
荆教授在致谢中指出,政治沟通应该是“平静而从容”的。他指出,当我们以学者的冷眼和思想家的深刻思考来观察和思考人类的“伟大历史时代”和我们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我们不难看出,在“人类伟大时代”和“中国新时代”的奔涌中,政治是主要变量,传播是核心变量,政治野心和传播的激情与深度。当前,政治传播应克制非理性激情,加强理性思考,敢于传播真实信息,勇于维护人类正义。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障碍、解决重大矛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正能量作用。
根据本次论坛的议程,上午的大会发言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6位嘉宾发言。大会第一阶段主题演讲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主持。长江教育部学者、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教授围绕“四级政治传播”这一主题发表演讲,提出了政治传播理论问题的新路径和新框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教授在发言中总结了当前国际政治经历的四大新形势,认为这四大新形势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政治传播应该为国际传播做出贡献。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卢晓华教授指出,要基于战略思维研究政治传播策略,用历史的眼光观察现实,用战略思维管理现在、规划未来。
苏州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陈龙教授对“社会焦虑与中国式民粹主义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他不仅指出了中国民粹主义与西方民粹主义的区别,还总结分析了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特点、成因和结果。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卢春龙教授发表演讲,对政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梳理了调查研究、二手资料整合分析、实验设计、内容分析等方法的特点,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风险、不足和新的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张坤教授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景跃进教授在前三位嘉宾的发言中指出,政治学和传播学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政治传播学将从政治学的边缘走向中心。政治学的基础理论需要改变,政治学的反思应该建立在价值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巨变之中。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怎么走,如何在世界上从边缘走向中心,中国的本土化与实践等问题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还需要处理中国的全球化和世界的本地化。对于最后三位嘉宾的发言,张坤教授认为,战略思维要基于全局和长远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随着中国的崛起,大国的分量越来越重。目前应该有战略思维和这种格局下的思考;总结和梳理民粹主义在中国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粹主义的原因是社会焦虑,这大概与当前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在社会和媒体转型下,实证研究将推动政治传播研究的发展。
大会第二阶段主题演讲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陈龙教授主持。上海社科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求是》主编胡建教授首先指出,中国缺乏基础理论和理论战略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没有得到转化,话语权与国家实力没有必然联系。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教授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他还总结了中国文化传播现状中的三大赤字和对外文化传播的六大模式,并提出了五大优化策略。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庞金友教授发表了《大变革背景下的政治沟通》演讲,指出了当今时代新的政治问题,梳理了十大不可回避的政治沟通困境,并对大变革时代政治沟通的可能走向做出了学术判断。杨学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爱军教授的演讲主题是“网络敏感词”。他指出,网络的虚拟性、情绪化、两极化,容易产生政治嘲讽、政治戏谑、政治批判等敏感词汇。这些敏感词一旦被屏蔽,就会出现政治语言转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童德志教授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这也是一个民主时代。童教授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的民主沟通”这一重要问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网副主编、采编中心主任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陆教授对前三位学者的发言指出,他们发言的共同主题是指出了中国国际传播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并提出了原因和建议。他认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应该采取正直的态度。在策略上,除了文化传播,还需要重视“硬”新闻和“语言传播”。中美冲突是结构性冲突,来源于文明冲突、意识形态冲突和大国博弈三个方面。在评论后三位学者的发言时,方莉主任指出,学术创新要回归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哲学社会科学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国和西方都面临着民主沟通的问题,这一问题源于人类组织关系的相似性。他还指出,当今中国的政治传播研究需要处理三个问题:一是变化与恒常的存在;二是学术研究的分化与整合深度;第三,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下午的分论坛围绕六个主题展开。第一个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研究”。学者们就中国法制电视节目、政府传播、台湾选举、政策传播、文化建设、海外媒体传播、政治修辞等话题进行了交流。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政治沟通与民主政治发展”。与会者的讨论侧重于媒体话语、社交媒体和民主、公众舆论和民粹主义等主题。第三届论坛的主题是“政治传播的历史与文明维度”。学者们讨论的话题涉及中国古代的信息监控、中美互动、文明传播、文革影像书写、民国政治公共领域等等。第四场分论坛的主题是“新媒体技术视角下的政治传播”。学者们就社交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媒体框架、话语、舆论、政治沟通的有效性、知识渠道等问题展开了对话。第五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政治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围绕这一话题,学者们对当前国际传播的热点问题和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六届论坛是中韩政治沟通的专项学术交流。中韩学者就中韩虚假新闻治理比较、互联网时代中韩政治传播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谈论。
本次论坛就时代新议题、中国国家发展新趋势、传播新形式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和对话。充分展示了政治传播跨学科研究的多重视角,推动了全球政治传播研究新理论新方法的跟进,促进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引领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关注点,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次论坛秉承了2015年5月16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论坛和第二届中国政治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样本 第三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2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