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的演变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经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教授是首任院长。1958年,天津医学院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1962年,天津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天津医科大学与隶属于市卫生局的天津医学院合并,再次恢复原名天津医学院。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是杨桂华教授,校长是肿瘤学家郝希山教授。1996年,天津医科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初审,1999年在国家计委立项,跻身97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列。
二。学校概况
50年来,天津医科大学从初创时期的单一学科发展成为医、理、工、人文学科相互渗透,多专业、多层次办学,协调发展,特色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全日制医学院校。
1.办学规模
我校现有12个学院、4个系、2个教学部: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中西医结合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影像系、医学检验系、医学人文系、社会科学系、社会科学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6579人,其中博士生265人,硕士生819人,本科生5155人,留学生340人。
2.专业环境
学校现有11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七年制和五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和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医学检验学(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护理学(五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五年制)有6个专科(高职)专业(三年制)。
学校有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
3.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各级各类医学人才26000余人。其中博士244人,硕士1689人,博士后6人。2000年,博士生王桂芹的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4.科学研究
“九五”期间,我校新立项科研项目943项,是“八五”的3.3倍;科研经费支出3330万元,是“八五”期间的2.4倍;206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是“八五”期间的2.8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项,是“八五”期间的1.9倍,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出版科技专著180部,是“八五”时期的1.9倍;发表学术论文4389篇,是“八五”期间的1.4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年度检索报告,2000年中国科技论文国内期刊共收录402篇,国内引用377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66位。我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四种:《中国肿瘤临床》,《透析与人工器官》,《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其中《中国肿瘤临床》、《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被评为2000年天津市优秀期刊。
5.重点学科和实验室
学校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泌尿外科;天津市有9个重点学科:内分泌和met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教职工765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博士生导师77人。我校专任教师480人,高校直属医院临床教师109人,共计58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教师149人,占25.3%,副高级专业技术教师198人,占33.6%,中级专业技术教师180人,占30.6%,初级专业技术教师62人,占10.5%。
学校拥有七所大学医院,分别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其中,四所为三级甲等医院,总医院为天津市首家三甲医院,荣获全国“百强医院”称号。附属教学医院有20多家,包括第一附属中心医院和第三附属中心医院,都是三级医院。
7.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22所国外学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任60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我校有48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工作。
8.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与后勤社会化
学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了符合高校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学校内部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加大了转移分流力度。全校党政管理机构由27个减少到20个;党政管理人员得到精简,教职工总数现已达到基础教育规模的80.79%。学校实行岗位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和平均主义,设置了关键岗位和关键岗位,对为学校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增加了津贴。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组建了4个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后勤服务实体(服务中心),在脱离学校规范的基础上组建了后勤服务总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天津医科大学自考毕业证样本图》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52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