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大禹故里、李白故里、中国科技城3354的四川绵阳。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成长的不平凡历程。扎根西部,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和“德、学、专、新”的校训。
西南科技大学现任校长:小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标准代码:10619
毕(结)证号为注册号,使用阿拉伯数字,统一标准为18位数字。
(一)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证书注册号由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按照下列顺序排列:前五位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国家标准代码;第六位是学校类型代码;第7到第10位是年份;第11至12位是训练级别代码;第13至17位是校对员为毕业证编排的序号。2002年,文凭数量扩大到18个(但当年仍有部分大学使用17个)。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文凭考试毕业证书的报名编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按以下顺序排列:第一位为办学类型代码;第二位是训练等级代码;第3、4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标准代码;第5位和第6位是地方(市)国家标准代码;第7位和第8位为县(区)国家标准代码;第9位和第10位是年度代码;第11位是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考码;第12至16位为准考证序号;第17位是校验码。
(3)办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文凭考试6;学历是7。
(4)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生为01;研究生02;第二学士学位04;本科05;大专(含高职)06。
副省长黄彦蓉来校调研。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省文化厅厅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克俭,绵阳市委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景大中陪同调研。党委书记王俊波,校长肖,校领导罗、刘彤、董发勤、张强、卢中原、丁、曾宪贵、杨士元参加调研。
报告会上,王俊波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对黄彦蓉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汇报了学校的工作情况。他总结和回顾了学校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三年来从四个方面。三年来,学校牢牢把握以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科技创新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
黄彦蓉充分肯定并祝贺学校取得的成绩。她说,三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努力不懈,亮点纷呈,各领域成果丰硕。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获批,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了新的突破,她正在回答“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这些问题都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黄彦蓉指出,当前,四川正在担当西部大开发的“排头兵”,绵阳科技城发展势头喜人,西南科技大学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学校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高标准定位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的一流大学,肩负起建设与中国唯一科技城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的重任,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学校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一流大学,成为四川高等教育的“领头羊”。
黄彦蓉表示,省政府将依托绵阳科技城建设,大力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她希望绵阳市委市政府继续关心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把学校放在中国科技城建设的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她希望中国物理工程学院等理事单位能在更高层面上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希望黄彦蓉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弘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把西南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四川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推介会前,在王俊波、肖的陪同下,一行参观了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黄彦蓉走进实验室,认真听取了实验室领导的相关汇报,了解了实验室的运行情况、项目进展和成果转化情况,并叮嘱陪同调研的相关部门领导给予西南科技大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大学科技园,黄彦蓉一行走进四川思安特科技有限公司和绵阳天域行科技有限公司,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企业研发的产品,并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对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给予肯定。
学校校长助理,党办、组织部、宣传部、教工部、合作开发部、人事部、会计部、教务部、高教研究中心、研究生部、科技部、社科部、工业部、科技园办公室、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领导,各学院主要领导参加报告会。
上一篇: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云南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我校开展“文明上网,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副省长黄彦蓉一行来校调研》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48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