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是国家培养高校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师范学院。1954年更名为Xi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大学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直属教育部。70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仁爱、积学、励志、勤奋”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切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1.7万余人,形成了“执道、执书”、“清正宽松、知行合一”的学风。目前,党委书记教授,校长由教授担任。
学校位于古都Xi安,占地2800多亩,有长安和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于2000年开始建设,现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三四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通识课的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长安校区现代、开放、宏伟,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很美。学校被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一个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一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国民教育学院(预科教育),设有69个本科专业,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育学博士)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陕西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教育类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6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教育类硕士学位论文;拥有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和智力引进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国家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国家民委民族政策与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妇联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29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个,研究中心(所)80多个。学校有远程教育学院、Te等办学机构
目前,学校有1900多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其中博士学位占74.5%。其中教授530多人,副教授760人。拥有双院士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特聘教授15人,国家人才工程获得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文化大师和“四批”人才4人,国家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2人,陕西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人。陕西省有一位“三秦学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人才61人,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拔尖人才、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省名师、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61名优秀人才入选省科技新星、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省百名青年文艺家支持计划、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全日制本科生17662人,研究生18429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8854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75人),国际学生1123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7万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成效显著。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3项。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项目,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认定为省级项目;2个项目(含10个专业)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批准。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全国优秀视频开放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4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一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网络开放课程;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在线开放课程,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和线下本科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一门课程被评为中国英语教学品牌课程。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五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2项,教育部项目158项;出版著作798部,发表学术论文6086篇,有161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自然研究方面共争取垂直科研项目1412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含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继续资助项目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并出版学术著作173部,其中专著90部,学术论文8768篇,有60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1141件,其中发明专利941件,国外发明专利3件。
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预科教育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高级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究基地、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研究基地、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暑期社会实践省级示范学校,陕西省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大力弘扬“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多次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体)”,被中共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两校区图书馆占地57800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44万册,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平台82个,数据库246个。学校还设有教育馆,由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中心、历史文化中心、书画艺术馆四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了《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當代教師教育》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等学术期刊,其中《中國藝術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成立30多年的学校出版社是中国出版社会效益评估优秀单位。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出版传媒机构。在人文、大众文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出版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600多种图书先后获得国家或省级奖项,社会影响较大。编辑了8种具有40多年历史的中学教学参考专业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为学术期刊,其中7种先后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省16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学校于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培养了来自世界103个国家的7900多名外国留学生。学校拥有“国务院侨办汉语教育基地”和国家汉办“HSK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作为中方合作机构,在美国设有孔子学院。
学校拥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具有教学实验性质的幼儿园,其中附属中学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和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附属小学和幼儿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定性一年。也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陕西师范大学正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师范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双流”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陕西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48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