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播学院推出博士论坛:守住战斗堡垒学会抗击疫情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延迟开学对教学的不利影响,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党员博士刘晓靓于3月28日下午在腾讯课堂进行了“中国时代文化”在线讲座。传播文学院党支部书记陈晓兰、相关教师、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参加了讲座。
刘晓靓博士主要与他的同学分享中国的年龄文化,包括年龄和传统的节气。他以经典影视剧《宰相刘罗锅》、《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片段为契机,引入了“干支法”这个术语。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起源于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后人将其用于历法、算术、计算、命名等方面。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的出现,这种历法是用来用数字计算年份的。他简单的解释引得陈晓兰书记大喊:“我要成为头号粉丝,为你点赞!”
刘博士在谈到时间节气时提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先民掌握的计算日影的方法有关。他们通过观察日月的变化,寻找一定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古代人以地球为基础对太阳年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过程,是建立在对太阳年周期变化的准确观测和把握的基础上的。
刘博士还谈到了传统节气与娱乐的关系。他说,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跨度120天。在中国古代,每五天为一个等待期,所以这120天被分为24个等待期。人们在各个时期开花的植物中选择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作为代表,称之为“二十四节花信”。所以整个春天可谓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刘博士说他从小就熟悉繁忙的农活。他在谈到自己的热情时,也很顺利地为同学背诵了二十四节气。气氛一时间被推向高潮,报告厅充满了乐趣。
刘博士还认为,二十四节气对当前全球疫情也有启发。农业谚语包含丰富的客观自然规律。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会自食其果。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告诫世人,只有遵循规律,合理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一代又一代,才能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呆在家里不代表没有教室。这种特殊情境下的生动一课,对于久居家中的同学来说,就像无声的春雨,及时而甜蜜,是值得同学们并行学习和思考的“大课”。疫情虽然让上学的脚步停了下来,但也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
上一篇: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48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