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是吉林省东南部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位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畔,中朝边境的通化。通化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辽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通化师范学校)的创办。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1958年改为通化师范学院。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尊德、兴业、与时俱进”的校训,坚持“师范、应用、地方、开放”的总体定位,坚持“高举教师旗帜,走应用之路,打造特色牌,争创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坚持“平原教育”的理念,传承“以靖宇精神建校育人,服务长白山”的办学特色,坚持高质量的办学和人才培养。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三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最美生态校园”、吉林省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建设高校、国家级非遗教育特色高校。2021年,生物教师团队获得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映山红”支教团队获得“吉林好人、最美教师、黄大年式好教师”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779万元,藏书总量200万册。有20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6个校级研究所。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科生12065人,专科生1044人,继续教育生24108人。现有教职工884人,专任教师740人,其中高级职称354人,博士、硕士73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吉林省技能型教师4名,吉林省教学名师6名,吉林省教学新秀3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4名,吉林省杰出专家6名。按照吉林省人才分类,B类人才2名,C类人才1名,D类人才17名。聘请校外资深专家担任300多名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技能型教师;吉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高校创新团队2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9个,非教师教育专业32个,涵盖文、理、法、工、医、教、管、艺、史等9个学科。有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历史学、生物科学、化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物业管理),2个国家级专业(历史学、物理学),6个省级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中专),5个省级专业(历史学、生物科学、中药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3个省级品牌专业(历史学、生物科学、物理学), 4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中国史、教育学、民俗学),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中国史、中药学),1个省级新兴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有1门国家一流本科、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本科、8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5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黄金课程”建设项目、10门省级精品网络开放课程、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省级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项目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省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1个,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医药产业学院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示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学校突出长白山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研究,拥有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新型大学智库、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28个省级科研平台。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4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65项;政府通过了八份协商报告;出版学术著作113部。以科研国际化为导向,我们开展了三个国外项目吸引人才。
与国外5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交流、“22”、“31”、短期交流、出国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交流项目。迄今为止,已有271名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学校共招收外国留学生101人,目前在校生22人,其中学历外国留学生20人,非学历外国留学生2人。近30名学生被国家汉办选派到韩国、泰国等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共有177名教师被派往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省访问交流、培训学习和提升学历。多次与合作机构开展学术、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与英国格林德尔大学合作的视觉传达设计项目,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项目,与韩国清州大学合作的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积极服务吉林振兴发展,全面助力通化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化转型发展,打造“教师教育、医疗健康、艺术传媒、管理服务”四大专业集群,不断深化校企、校地、校友合作,与通化市、吉安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等地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创办吉林省首家乡村振兴。与通化市人民政府共建医药健康产业学院、酒业、冰雪产业学院、人参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学院、基础教育发展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万通商学院、九商银行会计学院。实施“双百双进”计划,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学校通过实施“映山红教学计划”,实现师范生春秋滚动实习,构建了岗位、教学、实践一体化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强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学校被国家语委评为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校就业管理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荣获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获吉林省模范集体。
展望“十四五”,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吉林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争取硕士学位授权,大力提升长白山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长白山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研究创新基地建设水平和地方产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从而把学校建设成具有一定国际水平、国内知名、省内一流。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通化师范学院》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46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