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高校已确定了寒假和开学时间。在这些大学中,甘肃政法大学是最早的放假时间。符合防疫规定且无期末考试任务的学生,已于2021年12月31日前离校;最长的是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理工学院,共有54天假期;兰州大学是最早开学的,2月19日开始报到。
寒假安排
兰州大学:本科生将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开始放假。研究生的假期时间由学院和导师安排,医学实习生将根据教学医院的安排放假。2022年春季学期注册时间为2月19日、20日,2月21日正式上课。2022年1月17日,教职工轮休。2022年春季学期从2月17日开始上班,2月19日、20日正常上班。自2022年1月17日起,榆中校区寒假期间实行封闭管理,2月13日止。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1月11日至3月5日放假;3月6日、7日分批分期,错峰返校,3月8日起正常上课,假期54天。教职员工1月9日、10日正常上班,1月11日至3月4日寒假;3月5日起正常上班,假期53天。如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
甘肃中医药大学:本科生自2022年1月6日起放假,2月26日、27日报名,2月28日正式开学,假期51天。研究生假期按照研究生院、各学科、各专业的具体通知执行。1月10日月10日开始寒假轮休,2月25日正常上班,轮休46天。
兰州财经大学:学生放假错峰,2019年本科生1月7日放假;2020年本科生1月8日放假;2021年本科生1月10日放假;所有研究生1月10日放假。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为2月25日至2月27日。其中,2019年本科生于2月25日报名;2020年本科生于2月26日报名;2021年本科生和所有研究生于2月27日报名,假期为49天。2月28日开始上课。根据各学院的具体要求,2018级本科生可返校。寒假期间,学生不得留校,开学前必须经学院批准才能返校。1月10日至2月23日,教职工寒假轮休时间正常。如因疫情变化需要调整时间安排,学校将另行通知。
甘肃政法大学:在外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后无需返校,向所在学院报备后可直接回家。2021年12月31日前,符合防疫规定、已完成疫苗加强针接种、无期末考试任务的学生将离校。符合防疫规定,已完成疫苗加强针接种,并有期末考试任务的学生,将于1月8日前离校,并在考试结束后向学院报告。因疫情影响暂时不能离校的学生,应当所在学院报告,经所在学院批准后,分别报学生办、研究生办、学校防疫办备案。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以学校校历规定时间为准,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因疫情等原因不能按时开学的,以学校通知为准。
兰州理工学院:1月1日学生放寒假。按照分期、分批、错峰、有序的原则学生将于2月24日分批返校。2月24日2018级学生返校,2月25日2019级学生返校,2月26日2020级学生返校,2月27日2021级学生返校。2月24日月24日、2月25日返校。开学前,必须经学院批准才能返校报到。在特殊情况下,将另行通知学生返校时间。教职员工1月8日放寒假,2月24日暂定上班。如遇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返校时间。
兰州文理学院:1月16日放假,2月26日开学,41天放假。学校将根据疫情情况确定是否分批开学。如果分批开学,将提前通知。
转让:兰州日报
中国甘肃网
问题二.培养中医人才:让中味更浓,医效果更好
培养中医人才:让中味更浓,医效果更好
近日,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关于中医院校举办以师承教育为主的高徒班提案》中介绍,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人才培训工作,鼓励合格的中医药学院开设中医教师班,支持中医药学院推进教师教育和大学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训模式改革,提高中医人才培训质量,为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设了中医诊疗机构,但现实是一些医院甚至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中医。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设了中医诊疗机构,但现实是部分医院甚至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中医药。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困难的。难点在于中医原创思维难以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激活,基本技能难以掌握,处方药性能难以理解……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在甘肃省中医院中药房,药师根据最新的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配方配药。新华社发
看实验单配中药方算中医吗?
教育部中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顾晓红:
博学、专业是人才的标志,也是优秀人才的基本标志。相对而言,中医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凝聚着深厚的哲学智慧,确实要求研究者更好地兼具博学性和专业性。孙思邈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在成为苍生大医之前,必须博及医源,勤勤恳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生命和疾病。本质在于对中医思维能力、诊疗理论实践技能的精细研究,具有学术研究或临床能力。博与精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岐黄学者、校长王伟:
目前,基层中医服务水平仍不平衡,部分县乡中医水平相对较低。看个实验单,配个中药方,不是真正的中药。从整个大健康产业来看,中医药人才总量远远不够。从机构保障的角度来看,政府需要领导中医机构和平台的建设;从基层人才丰富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定向委托培训或三级医院医疗技术的辐射、下沉、联动等长期机制;在人才教育方面,高校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中西医综合教学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进行一系列改革,特别是要积极探索临床需求的结合。
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为患者脉搏和咨询。新华社发
熬到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成吗?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春:
中医越老越受欢迎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临床经验、生活经验、生活理解、把握气化病机、熟练处方的重要性。新华社发
熬到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成吗?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春:
中医越老越受欢迎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临床经验、生活经验、生活理解、把握气化病机、熟悉处方药的重要性。所谓的医学不是三代,不服药也是一样的。事实上,临床处方的准确效果,归根结底是对疾病的认知无限接近疾病的本质,这需要经验,但更需要基于深刻的中医文化理解和实践,年轻的中医在此基础上阅读经典、重复临床、多学科交叉学习、研究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技术,将能够提高中医临床技能。
谷晓红:
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医生对生活和中医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经验积累,诊疗能力不断提高。只有道与术融为一体,中医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道是医生的精神、文化、品格、思维,术是诊治能力。有了宽厚的医德,就有了探索生命奥秘的底蕴,就有了深入研究中医的动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巩固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锤炼。熟读经典,勤做临床,通过熟读经典,深入了解医理,通过临床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罗颂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
医学需要经验的积累。毕业后,中国西医和中医需要住院医师的标准化培训,在各专业轮换并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医疗专业。但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疾病观和治疗观不同,中医更注重整体和个体,西医更注重病原体,强调规范。中医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因此,治疗更注重全身调理。中医所说的调理是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是治病,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保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石斌:
中医注重整体,更注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就中医诊脉而言,区分近百种脉象需要长期的实践。没有固定的、相对完善的地方和相对稳定的继承和研究团队。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处于个人分类和个人继承的工作水平,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整个行业而言,中医传承始终缺乏良好的平台。受学历影响,师生在职称评定、上升空间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许多年轻的中医,虽然寂静无名,没有太阳穴斑白,但对中医有一颗纯洁的心,医术也很高超。他们可能头衔不高,病人暂时不多,但像老医生一样尽力治疗病人。希望能给年轻的中医更多的机会,只有他们长大了,中医才会越来越有希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教授黄黄: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现代人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手段更加丰富、快速、有效,为年轻中医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可能性。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年轻的中医也会受欢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这是一个大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多临床,早临床,对老师和学校要教得好。思维方法不对,临床再多也没用,首先要读经典。
中医学生上西医课是西化吗?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术带头人余曙光:
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不仅要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还要在中医专业基础和中医思维能力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不断增强中医药专业的综合能力,不能称之为西化。现代中医教育不仅要培养传统中医人才,还要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以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现代中医教育不仅要培养传统中医人才,还要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以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老中医学术传承导师杨进教授: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中医专业学生要树立以中医为主的培养理念,以中医为主,辅以现代医学课程,避免全面西化。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应同等重视中西医。即使他们在本科阶段不能完全掌握相关知识,他们也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纯中医试点班,大部分课程都是中医,加强中医经典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前院士陈凯先:
中西医学科的聚集需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和障碍,并有相应的政策来指导和促进高水平的中医药大学与顶尖西医大学(以及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密切战略合作,真正产生一些从0到1的原始创新。
我们可以考虑创建一些高等教育特区,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原则,汇通西方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在医疗、科研、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科研有梯队,结合诊疗规范,产业创新有方向,创新人才有归属感,促进中医创新和中西医汇通新学科发展。核心是坚持中医原创哲学思维的指导和特点,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技术,通过基础研究的探索,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理论原创成果。
除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外,还探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校际、院际、学科之间的墙,以建设中医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以学科方向为主线,建立相对独立的学术管理、相对稀释的人员所有权、相对自由的专家组合组织机制,将聚集一批扎实的基础、广阔的思想、广阔的愿景。
《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9日08版)
光明网-光明日报
问题三.中共甘肃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关于省委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
2020年10月至12月,省委第九巡视组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2021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甘肃中医学院91届毕业证书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43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