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模板 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goy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文凭图片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模板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模板,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成绩单样本(英文: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典文: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简称:KTH)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顶尖的理工大学。也是北欧五校联盟(另有:阿尔托大学, 丹麦科技大学,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挪威科技大学)成员,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同为瑞典顶尖的工科学府,为瑞典乃至欧洲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工程师。
视频来源: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官网!,在理工院校中,KTH排名全球第36位、欧洲大陆第6 [1] 。KTH成立于1827年,校名原为“工学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为现名。该校瑞典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的理工院校,在欧洲乃至世界都享有卓越的声誉 [1-2] ,也是北欧五校联盟成员,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同为瑞典顶尖的工科学府,为瑞典乃至欧洲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工程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成绩单图片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名片
前言
题主目前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GPA成绩为3.5分,雅思目前还没有考,大概预估可以达到6.5分,想要申请瑞典皇家理工。作为一个成功申请欧洲几所大学的前辈,对于题主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申请经历,跟题主分享一波留学干货。希望可以对题主的申请有所启发和帮助。
背景简述
本科: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GPA成绩为3.9分(四分制); GRE总分: 570+800+3.5分 托福总分: 98分,单项小分分别为 26分、22分、22分和28分 软性背景: 曾参加过校级科创基金比赛,拿到过国家奖学金、人民特等奖学金、一等、企业奖。
在之前的申请季中,一共申请了12所欧洲的大学,1所沙特的大学,最后拿到了如下2所大学的offer:
TUE-Embedded System TSP(/y) KTH-SoC Design TW + CSC /y
拿到了如下5所大学的AD:
EPFL-EE TWENTE-Embedded System Aalto(TKK)-Communication System EM-SYSBIO KUL-EE
如下五所大学,给我发了拒信:
EM-EMECS ETHz-EE POLITO-EE EM-EuroPhotonics KAUST-EE
综合考虑之后,我接受了KTH片上设计系统项目的offer,前往瑞典开启了我的留学生涯。
PART 1 动机
其实,在我将电子科技大学填写到我的高考志愿表上之后,我就很清楚,我的学业生涯不可能止于本科,我肯定还是要再读一个硕士的。
我的故乡是河南,我高考那年有100万人跟我一起参加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因为高考发挥失常,大概全省只排到了700名到800名左右,和理想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有点差距的。
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虽然综合排名比较靠后,但专业能力比较强,还是有些含金量的电子科技大学。
高中的时候,我周围就有一些小伙伴选择出国读本科,再加上我已经有些厌倦了国内的教育体制,所以后续我萌生了出国留学读硕士的想法。我的家里人还是很支持我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出去看看的,多种因素,让我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有些想要继续深造的同学,可能会想要了解一下保研、考研此类的途径,这些途径我也并非没有了解过,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主要是感觉和国外相比,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水平和模式还是有些逊色的。
在我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后,我也问了问在中科院读博的堂哥,和他说了自己在出国和留在国内读研之间难易抉择。当时堂哥跟我讲,如果有机会,也有能力的话,最好还是出国读研,而且尽量争取国外大学的奖学金。
和堂哥深入聊完之后,我就确定了要出国留学了。
PART 2 准备硬件成绩
托福和GRE
因为我在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就确定要出国留学。所以在大一的时候,为了丰富自己的软性背景,我积极参加了很多校内活动。
不过真正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已经是大二上学期了。我的托福和GRE考试,是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才考出理想的成绩。
备考GT考试的过程中,学业还是很繁重的,学校开设了很多课程。备考GRE和托福,需要积累很多词汇,所以我需要经常抽空复习和巩固单词。在寒假的时候,我总算把GRE红宝书过完了第一遍。
在考完GRE考试之后,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又投入到期末考试的备考中去。寒假之后,我开始备考托福。
因为前面有GRE打基础,所以我的托福备考战线并没有很长,只有20天左右。备考资料,主要用了OG和TPO。OG我只是大概过了一遍,20套TPO我倒是很重视,差不多每天一套TPO,熟悉考试节奏。为了保证口语单项的分数,还会专门拿出来一些时间去准备口语。当我做完最后一套TPO的时候,简单练习了两道写作题,随后我就直接上考场了。
其实我对自己的托福、GRE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不是特别高,但好在也过了申请门槛。
其实现在回望整个申请季,我申请的欧洲硕士项目,普遍都是不要求申请者提交GRE成绩的。在语言考试的选择上,我选择的也是难度偏高的托福。不过这些都是后边的事情了,既然选择了,就没必要懊悔。
虽然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备考GT,但在这一年的准备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收获的。GT考试成绩单,不仅让我拿到了大部分大学申请的敲门砖,还让我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让我敢于开口和别人沟通与交流。
在准备GRE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自己是有计划,且愿意按照计划去准备的话,自己还是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之前在备考上,虽然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努力,但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对后续工作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的。
GPA成绩
GPA成绩,是我很有申请优势的一项硬件成绩。希望题主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也要尽可能保持优秀的GPA成绩。
其实本科阶段,主要就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虽然我的GPA成绩总分比较优秀,但我很清楚,自己对于某些专业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是不够的,比如说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专业课程。
我的GPA成绩之所以那么优秀,主要是因为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没有拿到满绩点的课程只有金工实习、近代史实践、军事理论等非专业课程以及微积分、复变函数、电磁场这三门专业课程。
优秀的GPA成绩可以让你在申请中更加顺利,我的GPA成绩之前就成为了我申请中的一个加分项。
PART 3 选校及申请
申请MS,还是PhD?
在准备GRE的过程中,其实我原本是打算申请美国的PhD项目的。
之所以有这样“好高骛远”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当时并不是特别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只是想当然的感觉自己应该可以cover PhD项目的日常学习与工作,每天做科研、写论文应该也不会特别难。
不过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虽然自己可能可以接受那种学术工作与生活,但应该还是不能做到真正的享受其中。
因为我从小的性格就比较独立,我并不是很喜欢依赖父母,更不能接受二十多岁还要依靠父母的生活,所以我想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去远一点的地方读书。之所以想申请美国的PhD项目,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大部分PhD项目都会提供奖学金。
虽然起初有了申请PhD的想法,但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可能并不是很适合PhD项目。
第一,虽然我一直对科学技术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感兴趣和真正从事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真的到了科研前线,接触到的那些公式,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有趣,还是比较无聊乏味的。如果我真的读了PhD项目,每天做科研、写论文,与其说是学习,倒不如说是完成任务,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我感觉自己的性格还是比较偏急躁的,如果让我静下心学习五年(博士一般都是五年打底的),最起码我要到27岁,才可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我未必可以接受这样的未来发展;
第三,和写论文这种偏理论的工作相比,我其实更喜欢和人沟通、交流;
第四,以UESTC的本科背景去申请博士项目,如果不具备特别优秀的软件背景,申请名校的成功率并不高,浪费五年时间去读一个含金量一般的项目,实在是不太值得;
第五,我当时是有女朋友的,如果读五年博士,那么她也要等我五年,我不希望让女朋友等自己那么久;
第六,虽然自己的GPA成绩很优异,但我的科研项目经验并不丰富,博士项目的招生官还是很看重申请者的科研经验和科研潜力的。
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放弃申请PhD项目。既然放弃了PhD项目,那么只能选择MS项目,此时就要考虑到留学花销这一问题。
虽然我周围也有同事拿到过美国MS项目的全奖offer,但全奖offer申请难度极高,能拿到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大佬中的大佬。除非你各方面都很优秀,硬件成绩完全没得挑,不然拿到全奖MS offer的概率几乎为零。
我是个就业导向型选手,现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硕士毕业后我还是有意向回国发展的。所以在选校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考虑过在留学目的地工作,然后工作多久可以把学费挣回来这一问题。
通过了解,我发现欧洲和加拿大还是有很多含金量很高的大学和项目的,而且MS项目拿到奖学金的概率要比美国高一些。就算是自费,留学开销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就把留学目的地,确定在了欧洲和加拿大这两个地区。
申请欧洲?还是加拿大?
对于加拿大的大学,我只是在最初的时候进行了简单的套磁工作,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深入,所以只能跟题主简单分享一些自己之前了解过的一些信息和内容。
加拿大的硕士项目有两种,一种是授课型项目,还有一种是研究型项目。
对于授课型项目,我并没有太多了解,我只知道学制会短一点,课程设置比较偏实务,Project和Research比较少,主要是以授课为主的,大部分项目都没有奖学金。
至于研究型项目,我感觉就像是mini的PhD项目。如果要申请研究型项目,是需要进行套磁的。下发的奖学金中,RA比例要高于TA比例。RA其实是教授从自己项目的funding中拿出来发给你的,因此你需要通过和教授套磁,去证明你可以按时、出色、高质量且高效率地完成教授交代给你的工作。
从10月到11月,我也曾给加拿大的几所大学的教授发过套磁信。在选择套磁目标大学的过程中,我主要参考了加拿大大学的综合排名,pass掉了一些没有体系的ECE系,然后在筛选过的list中,选择和自己背景比较匹配的教授进行套磁。
套磁信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问问教授有没有名额和奖学金。前前后后一共发了40封套磁信,最后有5封得到了反馈,反馈的内容如下:
一位教授说自己还在招博士,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把CV发给他;
一位教授说目前他不招;
一位教授让我先发CV,但我发了CV之后,就没有什么后续了;
一位教授让我先看一篇论文,随后让我发给他论文的主要内容;
还有一位教授说目前没有funding,funding会在二月的时候下来,如果二月的时候我对他带的项目还是比较感兴趣,可以到时候联系他。
对于那位让我看论文的教授,我大概花了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论文的总结报告回复给了他。他看完报告之后,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随后让我把CV发给他。但后续告诉我,他更倾向于具备CS背景的申请者,因为他的项目是嵌入式系统方向的项目,我的光电背景并不是很符合他的需求,委婉地拒绝了我。
因为我之前主要的申请精力,都放在了欧洲大学那边,套磁过后,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索性我就没有再花时间和精力了。
欧洲院校申请过程
(1)英法德
欧洲大学开设的项目,普遍都是两年的学制,其中一个学年上课,一个学年做Project / Research。
虽然英法德属于留学届申请热度比较高的国家,但我并没有申请。
英国的硕士项目普遍都是一年的学制,性价比不是很高,如果你申请不到Top 20的名校,我感觉没什么申请的必要。
德国的确是个不错的留学申请目的国,有很多不错的大学,且留学开销比较低。甚至有些大学学费都不需要交,就算是在大城市上学,物价也特别亲民,生活压力不会很大。因为工业比较发达,所以工作机会比较多。如果后续打算回国发展的话,掌握德语这门第二外语,也是个不错的工作优势。但申请德国是需要准备APS的,很多同学因为APS放弃了申请德国,我也是如此。
法国的大学我了解得并不多,除了巴黎高科之外,其他理工科大学好像都比较一般,但巴黎高科对申请者的本科背景要求比较高,申请并不容易。
(2)荷兰
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申请热度比较高的留学目的地就剩下荷兰、瑞士、芬兰、意大利、瑞典、比利时、丹麦和挪威了。
荷兰的话,TUE、TUD、Groningen以及TWENTE这几所大学还是很不错的。
TUE是个规模不大,但含金量比较高的大学,开设的项目都不错。我的有一位推荐人就是毕业于TUE的,因为这封推荐信,我差不多申请过后2个月左右,就拿到了TUE发来的AD。放寒假之前,TUE给我发了TSP奖学金的问卷,提交完问卷之后,我就直接拿到了offer。
TUD属于欧洲IDEA的联盟四校,该校的微电子项目排名还是很靠前的。而且申请TUD微电子项目,有很大概率可以拿到半奖offer,还有机会申请OTS奖学金。
Groningen和TWENTE的材料方向的项目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不过Groningen开设的项目中,只有一个项目和我的本科背景匹配度比较高,那就是TOP MASRER纳米材料项目,该校在官网上说自己是全球排名Top 10的纳米方向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以培育博士为主要目的的。
据我了解,欧洲很多大学都是采取rolling制度进行录取的,收到材料后就直接审核,符合要求直接发offer,名额满了就不再录取了。申请欧洲的大学,还是要早些申请的,越早申请,优势越大。
寒假的时候,我收到了Groningen发来的面试邀请。但当时我已经决定接受TUE嵌入式系统项目的TSP,所以我就放弃了面试。
(3)瑞典
瑞典含金量高的大学,也是有很多的。理工科的同学,建议申请KTH、CTH以及Lund。
虽然瑞典项目因为收学费这件事情,降低了一定的性价比,且物价偏高,日常生活开销比较大。但在收学费的同时,也会提供全额奖学金,还是比较吸引人。
KTH这所大学的无限通信、SOC以及有机电这几个项目属于该校的王牌项目,听说瑞典目前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是毕业于这所大学。KTH的SOC项目侧重于数字方向的教学,Lund的SOC侧重于模拟方向的教学。
关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马来西亚英迪大学毕业证书模板
下一篇 瑞士酒店管理学院毕业证书模板
暂无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文凭图片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模板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模板,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成绩单样本(英文: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典文: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简称:KTH)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顶尖的理工大学。也是北欧五校联盟(另有:阿尔托大学, 丹麦科技大学,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挪威科技大学)成员,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同为瑞典顶尖的工科学府,为瑞典乃至欧洲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工程师。
视频来源: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官网!,在理工院校中,KTH排名全球第36位、欧洲大陆第6 [1] 。KTH成立于1827年,校名原为“工学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为现名。该校瑞典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的理工院校,在欧洲乃至世界都享有卓越的声誉 [1-2] ,也是北欧五校联盟成员,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同为瑞典顶尖的工科学府,为瑞典乃至欧洲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工程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成绩单图片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名片
前言
题主目前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GPA成绩为3.5分,雅思目前还没有考,大概预估可以达到6.5分,想要申请瑞典皇家理工。作为一个成功申请欧洲几所大学的前辈,对于题主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申请经历,跟题主分享一波留学干货。希望可以对题主的申请有所启发和帮助。
背景简述
本科: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GPA成绩为3.9分(四分制); GRE总分: 570+800+3.5分 托福总分: 98分,单项小分分别为 26分、22分、22分和28分 软性背景: 曾参加过校级科创基金比赛,拿到过国家奖学金、人民特等奖学金、一等、企业奖。
在之前的申请季中,一共申请了12所欧洲的大学,1所沙特的大学,最后拿到了如下2所大学的offer:
TUE-Embedded System TSP(/y) KTH-SoC Design TW + CSC /y
拿到了如下5所大学的AD:
EPFL-EE TWENTE-Embedded System Aalto(TKK)-Communication System EM-SYSBIO KUL-EE
如下五所大学,给我发了拒信:
EM-EMECS ETHz-EE POLITO-EE EM-EuroPhotonics KAUST-EE
综合考虑之后,我接受了KTH片上设计系统项目的offer,前往瑞典开启了我的留学生涯。
PART 1 动机
其实,在我将电子科技大学填写到我的高考志愿表上之后,我就很清楚,我的学业生涯不可能止于本科,我肯定还是要再读一个硕士的。
我的故乡是河南,我高考那年有100万人跟我一起参加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因为高考发挥失常,大概全省只排到了700名到800名左右,和理想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有点差距的。
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虽然综合排名比较靠后,但专业能力比较强,还是有些含金量的电子科技大学。
高中的时候,我周围就有一些小伙伴选择出国读本科,再加上我已经有些厌倦了国内的教育体制,所以后续我萌生了出国留学读硕士的想法。我的家里人还是很支持我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出去看看的,多种因素,让我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有些想要继续深造的同学,可能会想要了解一下保研、考研此类的途径,这些途径我也并非没有了解过,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主要是感觉和国外相比,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水平和模式还是有些逊色的。
在我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后,我也问了问在中科院读博的堂哥,和他说了自己在出国和留在国内读研之间难易抉择。当时堂哥跟我讲,如果有机会,也有能力的话,最好还是出国读研,而且尽量争取国外大学的奖学金。
和堂哥深入聊完之后,我就确定了要出国留学了。
PART 2 准备硬件成绩
托福和GRE
因为我在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就确定要出国留学。所以在大一的时候,为了丰富自己的软性背景,我积极参加了很多校内活动。
不过真正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已经是大二上学期了。我的托福和GRE考试,是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才考出理想的成绩。
备考GT考试的过程中,学业还是很繁重的,学校开设了很多课程。备考GRE和托福,需要积累很多词汇,所以我需要经常抽空复习和巩固单词。在寒假的时候,我总算把GRE红宝书过完了第一遍。
在考完GRE考试之后,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又投入到期末考试的备考中去。寒假之后,我开始备考托福。
因为前面有GRE打基础,所以我的托福备考战线并没有很长,只有20天左右。备考资料,主要用了OG和TPO。OG我只是大概过了一遍,20套TPO我倒是很重视,差不多每天一套TPO,熟悉考试节奏。为了保证口语单项的分数,还会专门拿出来一些时间去准备口语。当我做完最后一套TPO的时候,简单练习了两道写作题,随后我就直接上考场了。
其实我对自己的托福、GRE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不是特别高,但好在也过了申请门槛。
其实现在回望整个申请季,我申请的欧洲硕士项目,普遍都是不要求申请者提交GRE成绩的。在语言考试的选择上,我选择的也是难度偏高的托福。不过这些都是后边的事情了,既然选择了,就没必要懊悔。
虽然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备考GT,但在这一年的准备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收获的。GT考试成绩单,不仅让我拿到了大部分大学申请的敲门砖,还让我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让我敢于开口和别人沟通与交流。
在准备GRE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自己是有计划,且愿意按照计划去准备的话,自己还是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之前在备考上,虽然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努力,但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对后续工作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的。
GPA成绩
GPA成绩,是我很有申请优势的一项硬件成绩。希望题主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也要尽可能保持优秀的GPA成绩。
其实本科阶段,主要就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虽然我的GPA成绩总分比较优秀,但我很清楚,自己对于某些专业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是不够的,比如说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专业课程。
我的GPA成绩之所以那么优秀,主要是因为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没有拿到满绩点的课程只有金工实习、近代史实践、军事理论等非专业课程以及微积分、复变函数、电磁场这三门专业课程。
优秀的GPA成绩可以让你在申请中更加顺利,我的GPA成绩之前就成为了我申请中的一个加分项。
PART 3 选校及申请
申请MS,还是PhD?
在准备GRE的过程中,其实我原本是打算申请美国的PhD项目的。
之所以有这样“好高骛远”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当时并不是特别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只是想当然的感觉自己应该可以cover PhD项目的日常学习与工作,每天做科研、写论文应该也不会特别难。
不过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虽然自己可能可以接受那种学术工作与生活,但应该还是不能做到真正的享受其中。
因为我从小的性格就比较独立,我并不是很喜欢依赖父母,更不能接受二十多岁还要依靠父母的生活,所以我想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去远一点的地方读书。之所以想申请美国的PhD项目,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大部分PhD项目都会提供奖学金。
虽然起初有了申请PhD的想法,但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可能并不是很适合PhD项目。
第一,虽然我一直对科学技术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感兴趣和真正从事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真的到了科研前线,接触到的那些公式,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有趣,还是比较无聊乏味的。如果我真的读了PhD项目,每天做科研、写论文,与其说是学习,倒不如说是完成任务,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我感觉自己的性格还是比较偏急躁的,如果让我静下心学习五年(博士一般都是五年打底的),最起码我要到27岁,才可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我未必可以接受这样的未来发展;
第三,和写论文这种偏理论的工作相比,我其实更喜欢和人沟通、交流;
第四,以UESTC的本科背景去申请博士项目,如果不具备特别优秀的软件背景,申请名校的成功率并不高,浪费五年时间去读一个含金量一般的项目,实在是不太值得;
第五,我当时是有女朋友的,如果读五年博士,那么她也要等我五年,我不希望让女朋友等自己那么久;
第六,虽然自己的GPA成绩很优异,但我的科研项目经验并不丰富,博士项目的招生官还是很看重申请者的科研经验和科研潜力的。
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放弃申请PhD项目。既然放弃了PhD项目,那么只能选择MS项目,此时就要考虑到留学花销这一问题。
虽然我周围也有同事拿到过美国MS项目的全奖offer,但全奖offer申请难度极高,能拿到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大佬中的大佬。除非你各方面都很优秀,硬件成绩完全没得挑,不然拿到全奖MS offer的概率几乎为零。
我是个就业导向型选手,现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硕士毕业后我还是有意向回国发展的。所以在选校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考虑过在留学目的地工作,然后工作多久可以把学费挣回来这一问题。
通过了解,我发现欧洲和加拿大还是有很多含金量很高的大学和项目的,而且MS项目拿到奖学金的概率要比美国高一些。就算是自费,留学开销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就把留学目的地,确定在了欧洲和加拿大这两个地区。
申请欧洲?还是加拿大?
对于加拿大的大学,我只是在最初的时候进行了简单的套磁工作,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深入,所以只能跟题主简单分享一些自己之前了解过的一些信息和内容。
加拿大的硕士项目有两种,一种是授课型项目,还有一种是研究型项目。
对于授课型项目,我并没有太多了解,我只知道学制会短一点,课程设置比较偏实务,Project和Research比较少,主要是以授课为主的,大部分项目都没有奖学金。
至于研究型项目,我感觉就像是mini的PhD项目。如果要申请研究型项目,是需要进行套磁的。下发的奖学金中,RA比例要高于TA比例。RA其实是教授从自己项目的funding中拿出来发给你的,因此你需要通过和教授套磁,去证明你可以按时、出色、高质量且高效率地完成教授交代给你的工作。
从10月到11月,我也曾给加拿大的几所大学的教授发过套磁信。在选择套磁目标大学的过程中,我主要参考了加拿大大学的综合排名,pass掉了一些没有体系的ECE系,然后在筛选过的list中,选择和自己背景比较匹配的教授进行套磁。
套磁信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问问教授有没有名额和奖学金。前前后后一共发了40封套磁信,最后有5封得到了反馈,反馈的内容如下:
一位教授说自己还在招博士,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把CV发给他;
一位教授说目前他不招;
一位教授让我先发CV,但我发了CV之后,就没有什么后续了;
一位教授让我先看一篇论文,随后让我发给他论文的主要内容;
还有一位教授说目前没有funding,funding会在二月的时候下来,如果二月的时候我对他带的项目还是比较感兴趣,可以到时候联系他。
对于那位让我看论文的教授,我大概花了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论文的总结报告回复给了他。他看完报告之后,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随后让我把CV发给他。但后续告诉我,他更倾向于具备CS背景的申请者,因为他的项目是嵌入式系统方向的项目,我的光电背景并不是很符合他的需求,委婉地拒绝了我。
因为我之前主要的申请精力,都放在了欧洲大学那边,套磁过后,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索性我就没有再花时间和精力了。
欧洲院校申请过程
(1)英法德
欧洲大学开设的项目,普遍都是两年的学制,其中一个学年上课,一个学年做Project / Research。
虽然英法德属于留学届申请热度比较高的国家,但我并没有申请。
英国的硕士项目普遍都是一年的学制,性价比不是很高,如果你申请不到Top 20的名校,我感觉没什么申请的必要。
德国的确是个不错的留学申请目的国,有很多不错的大学,且留学开销比较低。甚至有些大学学费都不需要交,就算是在大城市上学,物价也特别亲民,生活压力不会很大。因为工业比较发达,所以工作机会比较多。如果后续打算回国发展的话,掌握德语这门第二外语,也是个不错的工作优势。但申请德国是需要准备APS的,很多同学因为APS放弃了申请德国,我也是如此。
法国的大学我了解得并不多,除了巴黎高科之外,其他理工科大学好像都比较一般,但巴黎高科对申请者的本科背景要求比较高,申请并不容易。
(2)荷兰
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申请热度比较高的留学目的地就剩下荷兰、瑞士、芬兰、意大利、瑞典、比利时、丹麦和挪威了。
荷兰的话,TUE、TUD、Groningen以及TWENTE这几所大学还是很不错的。
TUE是个规模不大,但含金量比较高的大学,开设的项目都不错。我的有一位推荐人就是毕业于TUE的,因为这封推荐信,我差不多申请过后2个月左右,就拿到了TUE发来的AD。放寒假之前,TUE给我发了TSP奖学金的问卷,提交完问卷之后,我就直接拿到了offer。
TUD属于欧洲IDEA的联盟四校,该校的微电子项目排名还是很靠前的。而且申请TUD微电子项目,有很大概率可以拿到半奖offer,还有机会申请OTS奖学金。
Groningen和TWENTE的材料方向的项目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不过Groningen开设的项目中,只有一个项目和我的本科背景匹配度比较高,那就是TOP MASRER纳米材料项目,该校在官网上说自己是全球排名Top 10的纳米方向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以培育博士为主要目的的。
据我了解,欧洲很多大学都是采取rolling制度进行录取的,收到材料后就直接审核,符合要求直接发offer,名额满了就不再录取了。申请欧洲的大学,还是要早些申请的,越早申请,优势越大。
寒假的时候,我收到了Groningen发来的面试邀请。但当时我已经决定接受TUE嵌入式系统项目的TSP,所以我就放弃了面试。
(3)瑞典
瑞典含金量高的大学,也是有很多的。理工科的同学,建议申请KTH、CTH以及Lund。
虽然瑞典项目因为收学费这件事情,降低了一定的性价比,且物价偏高,日常生活开销比较大。但在收学费的同时,也会提供全额奖学金,还是比较吸引人。
KTH这所大学的无限通信、SOC以及有机电这几个项目属于该校的王牌项目,听说瑞典目前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是毕业于这所大学。KTH的SOC项目侧重于数字方向的教学,Lund的SOC侧重于模拟方向的教学。
关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模板 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goy》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38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