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娥美,金水含章。崇高的学府,繁荣的社会。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布局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拥有望江、花溪、江安三个校区,占地7050亩,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于1896年由四川省省长陆在光绪的授意下创建。是西南地区最早的现代高等学府。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期间成立的第一批多科性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由西方基督教会于1910年在成都创办的华西谢赫大学。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也是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两校合并题词寄予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视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大学,为我国高校改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可以说是学院制改革的先行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四川大学。2016年,李克强总理视察学校,鼓励四川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双创”,产生更多世界一流学科。
川大是文翁执教,人才济济。一百多年来,学校聚集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数学家柯昭等大师。历史上,吴和张澜掌管学校事务。共和国国父朱德、共和国主席杨、文学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雄(江姐)都曾就读于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人是四川大学校友。
川大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文等12个学科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和其他学院。目前有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1个本科专业,37个博士后流动站,46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4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全国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学校进入ESI世界前1%的17个学科领域,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位居世界前1。
川大到处都是大师和名师。截至2018年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808人。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四川大学优秀教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2人,讲师1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3人,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四绿”人才115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4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4项);国家R&D重点项目负责人42人;46名获奖者(51项)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坚实的办学基础,以“海纳百川,海纳百川”的校训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围绕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目标,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办学理念,建立了“以系为管理中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素质为本、科教结合、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并确立了“贵族”的培养该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国际课程周”,并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游学计划。 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含特别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优秀视频开放课程12门,优秀资源共享课程31门,国家优秀网络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0项,全国排名第二。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7万余人,博士生2.6万余人,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4200余人。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拥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个国家卫生委员会重点实验室。拥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程基础课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2005年以来,学校已获得4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018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1.6亿元。2017年国内科技论文发表总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五,论文被SCI收录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五。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整理出版了《汉语大字典》 《全宋文》 《中国道教史》 《儒藏》 0755-79000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最早在高校设立的六家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四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首批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2016年,学校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50多个城市、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校办企业搭建了200多个产学研平台。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13000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为相关行业的领先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13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大学基地”之一。学校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四所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由华西医院牵头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用的三级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远程医疗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教育和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的748家医疗机构,受益人口超过5亿。
四川大学坚持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及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海外研究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院、四川大学国际多功能高分子与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西部研究中心中美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学校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69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1个,人文博物馆收藏文物8.5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各类档案30万余册(其中珍贵历史文献9000余件)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四川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图》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35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