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外语学校(重庆十五中)前身是1890年,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华西议会委任下属“女布道会”美籍人士费女士(MissWheeks)创办收容弃儿的孤儿院——育婴堂,开设初级小学教育。原地址在重庆渝中区戴家巷,距今近120年办学历史。
1953年5月15日,重庆市政府教育局统一更改普通中学名后为“重庆市第十五初级中学”,1997年重庆直辖后校名为“重庆市第十五中学”。
1999年5月,由重庆第十五中学等单位联合创办民办公助学校——重庆沙坪坝实验外语学校;2006年9月沙坪坝区教育党工委决定实验外语学校由民办公助转为公办学校;2007年8月22日沙坪坝区编委发文同意重庆第十五中学加挂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外语学校。
建设
学校形成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的科学布局。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礼堂、塑胶篮球场等现代化办学硬件设施。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900余人,教职员工近百人。学校校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实行名师工程,建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突出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现有沙区“十佳”2人,区级骨干教师5名,研究生4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3人,高、中级教师35名。2010以来,20多名青年教师在市、区优质课等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200多人次在国家、市、区级论文等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成绩
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从2002年外语学校的首届学生毕业参加联招考试到2008年的联招考试,连续8年学生的毕业率、优生率、联招上线率一直名列全区前茅,学校也因此连年获得沙区“教育综合质量一等奖”;自创办实验外语学校以来,沙外学子中涌现了大量的佼佼者,其中,学校毕业的胡占超、卲帅、彭鹏等学生更是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深造,他们的成才,为在校学生树立了榜样,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所做的贡献4.1实践
张治中携尹任先等七君子率先在中国推行行外文教学、小班化教育,培养“灵性美好、学识渊博、培育德智体群全面发展的英才”。解放前夕学校师生站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最前线,爱国学生彭秀清等30余人在校内举行集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五、六十年代的十五中教学业绩名震巴渝,取得过沙区一流的办学业绩,名列重庆基础教育百面红旗之首。文革期间,学校惨遭摧残,伤痕累累,到八十年代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历史低谷。九十年代初期率先实行委托办学,取得了较好成绩。1999年,在文化区率先探索公办民助办学模式,在重庆十五中基础上,联合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七中校办厂创建沙坪坝实验外语学校,2006年贯彻修订后《义务教育法》,转制为公立学校,在十五中基础上,加挂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外语学校。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重庆第十五中学毕业证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35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