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注册证样本、档案等。要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你有帮助。简介:该所成立于1947年,当时在豫皖苏区开办了卫生干部培训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学校移交给四川省政府,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4]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博士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教育部“百校工程”、四川2011计划[1]。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是一所以医学学科为主体,理、工、管等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大学。[3]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新都和天汇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200余亩,总面积约73.69万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8878万;直属二级教学单位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5个,直属医院1个,联合创办附属医院4个,非直属医院14个。专任教师697人,全日制硕士、本科、专科学生1.2万人。[3][5]。开始时间
1947
属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2012年)
|四川2011计划(2013年)
|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高校(2018)
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种类
公立大学。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11个直属二级教学单位,20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3]
部门和部门的设置
基础医学院 | 药学院 | 检验医学院 | 护理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 心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临床医学院 | --- |
资料来源:[10] |
专业设置
专业 | 类别 | 学制 |
临床医学 | 本科 | 五年 |
医学影像学 | 本科 | 五年 |
麻醉学 | 本科 | 五年 |
儿科学 | 本科 | 五年 |
预防医学 | 本科 | 五年 |
康复治疗学 | 本科 | 五年 |
药学 | 本科 | 五年 |
药物制剂 | 本科 | 五年 |
中药学 | 本科 | 四年 |
医学检验技术 | 本科 | 四年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本科 | 四年 |
护理 | 本科 | 四年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四年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生物制药 | 本科 | 四年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本科 | 四年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四年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专科 | 三年 |
护理 | 专科 | 三年 |
资料来源:[11-12] |
附属医院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共建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
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共建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CNNC共建)[6]、成都医学院妇儿医院(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共建)[7]、成都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建)[8]
成都医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9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70人,占38.7%。博士147人,占21.09%。硕士学位307人,占44.05%;四川省名师4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后备人选29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带头人4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4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全国医德医风标兵2人,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四川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人。[3][13]
2016-2017学年,学校教师人数994人,其中专任教师961人,外聘教师3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669人,占教师队伍的69.61%;有高级职称教师8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99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5.22%。[5]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邹强和余晓平[13]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凌、等[13]
四川教师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
国家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9]
四川省本科专业:药学、护理、检验医学。
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护理与生物技术[20-21]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3-24]
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 |||
课程名称 | 课程层次 | 所属学科 | 负责人 |
医学统计学 | 本科 | 预防医学类 | 陈建 |
医学机能实验学 | 本科 | 基础医学类 | 张晓 |
外科手术学基础 | 本科 |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 赖雁 |
药物分析 | 本科 | 药学类 | 臧志和 |
医学遗传学 | 本科 | 基础医学类 | 李亚 |
资料来源:[25] |
省级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主持人 | 制作时间 |
医学机能实验学 | 张晓 | 2006年 |
医学心理学 | 刘隆祺 | 2007年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梅挺 | 2008年 |
药物分析 | 臧志和 | 2007年 |
外科手术学基础 | 赖雁 | 2006年 |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潘克俭 | 2009年 |
临床检验微生物学 | 王跃 | 2010年 |
资料来源:[25] |
教学成果
2016年,学校获得大学生“创青春”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1项;2017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3项,铜奖6项。2013-2017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四川省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5]
2017年,学校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在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
2018年,学校有4项成果获得第八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6]
项目名称 | 等级 | 时间 |
思想、心理育人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省级一等奖 | 2000年 |
培养21世纪医学专科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省级三等奖 | 2000年 |
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 省级二等奖 | 2004年 |
医学专科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教学研究 | 省级三等奖 | 2004年 |
大学生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研究 | 省级三等奖 | 2004年 |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创新人才 | 省级二等奖 | 2010年 |
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省级三等奖 | 2010年 |
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内容设计研究 | 省级三等奖 | 2010年 |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省级三等奖 | 2010年 |
医学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改革 | 省级二等奖 | 2014年 |
打破科学界限,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医学院校生物学科实验教学体系 | 省级二等奖 | 2014年 |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省级三等奖 | 2014年 |
资料来源:[27] |
成都医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共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
成都医学院综合地图(2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2个。[3][5][28]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基础医学、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28]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个学科的硕士授权点。
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学、护理学[3][28]
四川省重点学科:烧伤整形外科、消化内科[29]
成都医学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月,学校已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开设国际护理班,与新加坡政府合作设立“护理医学奖学金项目”。[5]
成都医学院科学研究
编辑
成都医学院研究所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15个重点科研平台和11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其中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机构6个,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1个。[3]
四川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育再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团队(苏炳银,2010) [30]等。
类别 | 级别 | 机构名称 |
实验室 | 部级 | 体温调节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 |
微生物与免疫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 | ||
中药药剂学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 | ||
省级 | 发育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
省级(高校) | 结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体温与炎症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消化系肿瘤与微环境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省级工程实验室 | 四川省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防控技术工程实验室[31] | |
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省级 | 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32] |
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四川省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 |
研究机构 | 校级 | 成都医学院体温调节与炎症研究中心 |
成都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 | ||
成都医学院医学文化研究中心 | ||
成都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 ||
成都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
成都医学院体温与炎症研究中心[33] | ||
资料来源:[10] |
成都医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项。成都医学院署名论文6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3]青年教师连续6年保持国家基金项目10项以上,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9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50项。发表科学论文4700余篇,sci、ei、istp收录论文380余篇。2013年,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系列论文)[34]
四川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医学文化概论》作者:云
学术期刊
055-79000是中文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成都医学院学报》 (CA)、波兰《化学文摘》 (ic)、美国《哥白尼索引》 (upd)、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csa)等收录。有专题研究、论文、临床报告、综述和护理研究的专栏。[37]
成都医学院的校园文化
编辑
成都医学院校徽
校徽
包括标志和徽章。会徽为圆形标志,由成都医学院的中英文名称和图形组成。徽章分两种,一种是印有学校名称的长方形徽章,另一种是与校徽形状相同的圆形徽章。[38]
校徽
校旗
带有校徽和成都医学院名称的长方形旗帜。[38]
校旗
成都医学院的文化传统
校训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成都医学院2000年(原版样本)绝对好用qf》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35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