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1950年创办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培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教育学府。 学院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艺术硕士(MFA)授权点,音乐学、音乐表演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学前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等11本科专业。设有音乐学、作曲、声乐、民族声乐、民乐、管弦、钢琴、手风琴键盘、音乐教育、艺术管理、现代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13个教学系。形成了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研究生、本科生、中等专业生的“一条龙”培养体系;具有完备的专业、业余、函授等多层次、多类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面向社会,坚持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努力为学生、为社会服务。截止到2011年9月,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98人,研究生316人,留学生15人,成人教育学生65人,附中学生765人。 学院已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万名创作、表演类艺术人才。施光南、阿拉腾奥勒、田青、梁大南、曹晓青、腾格尔、曲比阿乌等一大批校友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演奏演唱家和音乐教育家。 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共占地139.58亩(92957.78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53443.65平方米,图书信息楼18202平方米,图书馆4409.52平方米,学生宿舍26481.4平方米,学生食堂4500平方米,各类教室70个,多媒体教室26个,语音教室2间,钢琴981台,教学用计算机585台。舞蹈练功房8间,音乐厅等实践训练厅场30个。体育馆1044平方米,体育场7272平方米。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目前各种文献累积总量为近30万(295650)册(盘),其中中文图书223650册,英、俄、德、日、法5个语种外文书谱25266册、唱片34126张、录音带12608盘。另有中外文期刊293种。拥有天津高校共享中外文数据库150个、本院引进数据库3个、本馆自建数据库17个。学院图书馆坚持突出音乐专业特点,兼顾其他文化艺术门类的原则,做到纸质文献、视听资料与电子文献共同发展,全面系统地收藏了原版乐谱、视听资料、老唱片资源、电子资源等文献资料。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一批在国内外音乐界具有一定影响的著名音乐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现有在职教职工406人,硕士生导师102人。在职专任教师257人,其中正教授32人、副教授64人,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的37.4%;博士16人,硕士119人,硕博比达53%;40岁以下160人,41岁至50岁52人, 51岁以上45人,青年教师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在职专任教师中有35%以上毕业于海外知名艺术院校或有半年以上出国研修的教育经历,其中声乐、管弦、钢琴等专业的教师有海外研修教育经历者达60%以上。我院有二级教授4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2人,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获得者6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进入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1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选2人。近年来,我院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出版教材、著(译)作数百种,形成了一支职称、学位、年龄、学缘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逐渐营造出了人才强校的环境。 学院坚持开放的办学方针,遵循“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泛的对外交流”的办学原则,积极开展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先后举办了“五月音乐节”、第一、第二届“天津国际手风琴节暨国际比赛”、“天津国际现代音乐节暨中青年新作品交流会”;“美国音乐研讨会”、“全国巴托克创作学术研讨会”、“苏联音乐研讨会”、“第二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研讨会”、“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研讨会”、“全国钢琴艺术指导研讨会”、“全国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缪天瑞教育思想研讨会”、“施光南音乐创作研讨会”、“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天津音乐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27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