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于1954年在上海开始办学,是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学校,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坚持“应用为本、科技创新”的特色定位,坚持“产业兴校、科技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发展模式,追求“卓越独特、超越自我”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先后入选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首批上海市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高校整体课程思想政治改革试点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自2018年起,连续四年在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应用技术型)中排名第一。2021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
学校学科布局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目前有19个二级学院(系),专业包括八个学科:工程、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法律、农业和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香料、香精、化妆品、绿色化工”为主导,以“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和“设计、创新与管理”为协调的三大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在ESI排名前1%。本科专业55个,其中国家级专业1个,上海市国家级和一流本科专业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2个专业获批国家和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通过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通过了国际专业认证);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研究生2790人,专科生1648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团队结构合理。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586人;812名“双师型”教师;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51人,其中国家级20人,省级131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导为支撑、以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梯队;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德育人,教育成果丰硕。大力弘扬“敬德、炼技、磨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有智、学而思、悟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以“akg”、“六位一体”、“双协同”为引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技能过硬、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业内知名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所,其中获批上海市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所;有42门国家级和上海市一级课程
学校坚持四个定位,科研实力突出。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拥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部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平台14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如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上海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等;近年来,批准了国家R&D计划重点项目、国家R&D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5项、省级项目近200项;获得国家、省、国家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制定40多项标准;202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上海高校前三,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上海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力与日俱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8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达到51所;近年来,已有2000多名学生被派往海外机构学习和交流;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设立老挝轨道交通人才班,设立“一带一路”兰美铁路互联互通中心,获批“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行业领袖合作建设中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书写新篇章。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围绕以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数字化赋能为路径,以体制机制优化为保障!
:首页自学毕业证样本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24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