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的浙江省重点大学。
校园创建于1953年6月,当时命名为浙江中医专科学校;1959年6月,浙江中医学院成立。校址位于杭州市春情街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被授予博士学位权;2000年3月,迁至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形式。校园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47万多平方米。
有顶级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根底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疗技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以及一所独立学院(滨江It附属三甲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三院(浙江省中山医院)、杭州市中医院。
是全国首批接收培养中医药研究生的高校,浙江省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目前有中药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还有中医3个一级学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术、基础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医、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含独立学院)18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00余人,学历海外留学生700余人。
校园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现有在职教职工(学校本部)13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含直属医院)330余人。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省特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等中医药校园教育名师,浙江省名中医教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校园坚持以立德庶人为根本,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设有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等32个医学及相关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语言康复学、公共工程管理学等8个专业为国家一级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3个专业获得教育部认证。拥有国家级实验教育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多个省部级以上教育渠道。他两次赢得了
校园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浙江省属高校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中药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毒理学都是ESI排名前1%的专业。获浙江省“十三五”一级学科建设项目3个A类、6个B类。拥有中医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个国家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多个科技通道。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能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学术期刊。先后与省内外10多个市(县、区)、浙江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药校园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教育、科研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聘请50多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建立海外中医中心。该校区是第一批拥有港澳台招生权的中医药院校,第一批免试港生。拥有浙江省留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接待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在新的时代,校园将秉承“求基础,高瞻远瞩”的校训,坚持“以生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发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能量,努力建设特色明显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基本信息
中文名浙江中医药大学
它叫做简浙江中医药大学
成立于1959年。
办学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医学
办学特色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7)
部委共建高校(2017年)
浙江省主管部门
负责人:陈忠
文彬校区:杭州市滨江区文彬路548号
富春校区:杭州市富阳区百川街260号
学院代码10344
毕业证样本网提供高中毕业证图片,样本,模板,学号,学号,复印件,电子版毕业证,PS高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等。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浙江中医药大学丢了哪里可以补办?》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24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