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关于第十九届中央第七轮检查整改进展的通知
二是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守正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等思想政治课进一步培养计划要求,发布《关于修订和补充2021级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召开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建设研讨会;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批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启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实施计划;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课建设格局,加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思想政治课建设。从2021年开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被列为本科生必修课。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讨论研究》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讨论研究》。完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机制建设,优化期末学生评价课程类型评价机制,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专项评价,形成长期机制;通过持续改进信息反馈表跟踪教师课程改进,有效提高课程质量。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建设,制定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主的高级职称评价和聘用方法,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要求纳入职称评价和聘用指标。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师集体备课机制,组织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线观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展示。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研究与实践中心的作用,举办优秀联盟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研讨会,确定49门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建设6所思想政治课程示范学院;建设天津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网站,11门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在线人民网络开放课程,11门示范课程在新华网络思想政治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材料库、案例数据库建设,创新建设,创新天津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组。
三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善顶层设计,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计划,在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导行动,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增加党建设目录以外的二级学科。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资金,并在自主创新基金项目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项目。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建设,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建设十四五计划》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人事制度改革计划》,修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培训实施办法》。一名教授当选2021-2025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教授入选第七批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名老师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等奖,1名老师获评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进一步提高承担重大项目和产出重大成果的能力。2021年获批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普通项目2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2项。
第四,加强师德建设。出台《天津大学教职工荣誉奖励办法》,完善教职工荣誉激励机制,增强教职工德育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队伍代表的重要回复精神,举办第二届师德讲堂,成立天津大学师德讲座小组,组织师以传道,德以培养人系列报告会·以教师道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全国教学教育模式、最美科技工作者、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黄大年教师队伍为契机,选拔典型的教师道德,表彰优秀教师。制定《天津大学教职工行为准则》,完善教师道德失范预警教育规范化、全覆盖机制。加强道德失范案例数据库建设,举办全校道德预警教育活动,严格执行高校党组织道德调查周报制度,坚持教职工党支部道德隐患季度调查报告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隐患调查和危机干预。
五是推动办学资源向人才培养倾斜,引导教师加大教育投入。突出高校绩效考核中的教育教学方向,以教育投资和成果为评价考核的核心指标。发布了《天津大学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和《天津大学关于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完善了课程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102门,跨学院核心课程102门,选择和支持34门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完成研究生核心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完善研究生导师评价考核,实施岗位选拔与招生资格分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导师培训和培训。依托研究生导师求真论坛,开展新的在职导师培训和在职导师培训。将教师道德和道德培训责任的实施纳入导师招生资格考核,继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离职创业和兼职规定,加强离职创业和兼职审批管理和日常管理考核。
3.全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一是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深化强工、厚理、振文、兴医学科总体布局。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努力完善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新兴学科、潜在学科、不受欢迎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分类、分类和贡献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开展六项专项研究,加深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规则和建设实践的理解。制定并完成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计划,明确工程、科学、文化、医学分类发展计划,指导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快内涵发展。启动实施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以优秀、需求为原则,分类建立基础研究、新兴跨学科、关键核心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等项目类别,以项目体系的形式实施竞争性申报,调动高校和导师培养高素质博士人才的热情和主动性。根据学术贡献探索成果识别机制,防止因成果识别方法不科学而阻碍交叉合作。修订《天津大学关于学术期刊论文定义的有关规定》,探索建立更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授权学院(部门)根据学科特点科学界定学术期刊论文等级,打破SCI期刊影响因素的不良方向。着力优化学科布局,严格控制学位授权点总体规模,加快优势潜在学科建设,支持新兴跨学科发展,稳步推进质量差、发展薄弱学科动态撤销。将物理学从一级硕士学位调整为一级博士学位,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撤销资产评估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按照强社会科学、厚人文、精细艺术、优秀交叉的发展理念
二是继续引领新工程建设,进一步发挥学科交叉整合的催化剂作用。组织召开第二批全国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中期进展交流会议,继续开展新工程研究与实践交流。召开新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规划研讨会,完善新工程教育创新中心联合工作机制。推进跨学科项目教学,举办天津大学首届新工程项目课程设计竞赛,打造新工程课程建设模式。收集19个优秀的新工程毕业设计项目,鼓励跨学院和专业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促进交叉协调创新。推进研究生教学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组织研究生核心课程选择,形成各学科核心课程目录,继续推进跨学科课程选择和微学术教育。实施天智计划
第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发布了《天津大学员工荣誉奖励办法》,建立了员工荣誉奖励制度,研究制定了《天津大学员工更新实施细则》,修订了政治思想、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图书档案、会计审计等一系列职称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一系列员工职称评价和合同转让方法。发布了《天津大学北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人才计划岗位人员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高水平人才合同的管理。梳理符合新评价改革精神的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化高校两级管理,制定《天津大学绩效津贴管理计划》,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了《天津大学教学科研系列人员转移办法》
4.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帮助实现科技自力更生
一是坚持四个方向,开展跨学科联合研究。根据国家战略要求,积极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四个方向的科研评价方向。起草《关于鼓励建设集中研究平台的意见(初稿)》研究制定重大项目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重大项目校内监理专家团队,持续跟进重大项目过程管理,全力保障项目执行效果。
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在祖国写论文。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高质量专利管理
三是规范校地合作项目管理,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校地合作的定位、目标和任务,逐一梳理校地合作协议,制定整改计划,形成区域合作创新研究所优化重组报告。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分级审批机制建设,制定《天津大学校地合作协议管理办法(试行)》,全面规范校地合作协议的内容、订立、履行和监督。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区域合作创新研究院考核办法,加强合作协议的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
5.推动党委与行政议事决策制度执行到位
一是严格执行党委常委、校长办公室会议的会议决策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天津大学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建立党委常委会议题确定机制。在会议上,党委常委或主管学校的领导报告了主题的内容,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了决议。加强对党委决议的详细实施和跟踪监督,建立校长办公室会议实施党委决议的工作机制,校长办公室会议定期研究重要决策事项的实施进展,加强监督,重视决策事项的实施。
二是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责分工创造性地执行集体决策。进一步加强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责任相结合的制度实施,建立跨主管领域专项工作的协调机制,以实施为主要工作方式。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工作部、学校共青团委员会、学术事务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教育过程中整个链的培训模式,提出相关决策建议。
6.充分发挥院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一是进一步规范院级单位的议事决策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
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院级单位议事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天津开放大学文凭: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关于第十九届中央第七轮检查整改进展的通知》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20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