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中国农业银行信用证样本多少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意见
(2022年3月25日)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建设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支撑和内在要求。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以往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标,协调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开辟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障碍,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全面开放的全国统一市场,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向强转型,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
——基于国内需求,循环畅通。以高质量的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销、流通和消费环节更加顺畅,提高市场运营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资源优势,使国内市场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立破并举,完善制度。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清理和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和做法,打破各种封闭的小市场和自我循环。
——有效的市场,有前途的政府。坚持市场化、法治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竞争政策的基本地位,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利用大规模市场优势,让需求更好地引领优化供应,让供应更好地服务扩大需求,统一大市场资源,促进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
——协调系统,稳步推进。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实施的协调性,科学把握市场规模、结构、组织、空间、环境和机制建设的步骤和进度,坚持管理相结合,提高政府监督效率,提高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市场稳定、经济安全的能力,有序扩大统一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
(三)主要目标
——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发挥市场促进竞争、深化分工等优势,进一步打通市场效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之间的通道,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扩大市场规模容量,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
——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实行简化管理的方式,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监督,不断优化服务,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为各市场主体投资创造良好的生态。
——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加强和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消除阻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制度和机制障碍,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收入扩大的优势,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完善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培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在国内大循环、统一大市场的支持下,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更好地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促进制度开放,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影响力,增强国际经济治理发言权。
二是加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
(四)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完善产权纠纷产权纠纷执法司法制度,加强执法司法部门协调,进一步规范产权强制措施和程序,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行政执法、司法标准,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联系机制,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推进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创新,完善知识产权法院跨区域管辖制度,畅通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调解的对接机制。
(5)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部门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研究和完善市场准入效率评价指标,稳步开展市场准入效率评价。依法开展市场实体登记,建立国家统一的登记数据标准和企业名称独立申报行业词汇数据库,逐步实现业务范围登记的统一表达。制定国家通用资格清单,统一规范评价程序和管理措施,提高国家通信、认可率。
(6)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体系。平等对待各种市场实体。完善公平竞争体系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建立公平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模式。完善反垄断法律规则制度,加快修订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重点领域和行业审查规则,完善审查机制,统一审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提高审查效率。
(7)完善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编制并发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基本目录,完善信用信息标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形成覆盖全国各地区的所有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和信用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基于信用的新监督机制,全面推进信用承诺制度,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优化信用风险监督资源配置,按照法律法规制定和发布国家破坏信任处罚措施基本清单。完善可靠的激励和破坏信任的惩罚机制,将破坏信任的惩罚与腐败的惩罚相结合。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快社会信用立法。
三、促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8)构建现代流通网络。优化贸易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形成更多新的贸易流通平台、新的商业形式和新模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促进第三方物流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多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高风险地区交通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灾害承受能力,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的风险。完善国家综合三维交通网络,推进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交通设施跨区域综合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连接、安全高效的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
(9)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统一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机制,实现全国产权交易市场的联系。优化行业公告等重要信息发布渠道,促进各领域市场公共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优化市场实体信息的宣传,促进市场实体信息的互联。推进同类型、同目的信息认证平台的统一接口建设,提高接口标准,促进市场信息的流动和高效利用。依法披露市场实体、投资项目、生产能力等信息,引导供需动态平衡。
(十)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研究明确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统一平台体系的标准和方式。坚持必须进入的原则和要求,实施和完善管理分离制度,扩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覆盖范围,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各种公共资源,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积极打破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区域障碍。加快商品市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鼓励建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加快大宗商品期货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交易规则。鼓励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合作,依法发展涵盖产权定义、价格评估、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
四、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
(11)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协调增量建设用地和现有建设用地,实施统一规划,加强统一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节约剩余指标,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完善全国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租赁、抵押的统一二级市场。完善统一、标准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跨区域劳动力和人才的顺利流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市新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的政策。
(十二)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选择经营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强的区域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加强区域股权市场与国家证券市场板块的合作联系。促进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债券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直接到达各流通环节的金融产品。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完善权责明确、分工明确、运行顺利的监督体系,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的坚实底线。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防止真实和虚拟。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13)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交易市场,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机制,促进当地技术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鼓励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信息交流和互动,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建立和完善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本体系和标准,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促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
(14)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国家能源市场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稳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
(15)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和水权交易市场,实施统一、标准化的行业标准和交易监督机制。推进污水排放和能源利用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推进绿色产品认证识别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五、促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16)完善商品质量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分级体系,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加强全供应链、全产业链、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质量认证体系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探索推进区域计量中心和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认证结果的交流。推进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符合国际标准,深化国际质量认证合作认可,实施产品伤害监测和预防干预,完善质量统计监测体系。推进国内外贸易产品同标同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品牌发展交流平台,提高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意识。
(17)完善标准和测量系统。优化政府颁布的标准和市场独立制定的标准结构,整合和简化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强标准验证、实施和监督,完善现代流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储能等领域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促进智能社会治理相关标准的制定。推进智能家居、安全等领域的统一标准,探索智能设备识别系统的建立。加快制定国家统一的面部识别、静脉、虹膜等智能识别系统标准和安全标准。密切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的需求,突破若干关键测量技术,开发若干新的标准材料,不断完善国家测量体系。促进国内外企业公平参与我国标准化工
作,提高标准制定修订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开展标准、计量等国际交流合作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中国农业银行资信证明样本(中国农业银行资信证明申请书)》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14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