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的甘肃中医药大学(gan zhong),是甘肃省唯一的省属医学本科院校。该校始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基于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甘肃中医学院创办了藏医系。1990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2年,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8年,学校被增列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2008~2015年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获得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2015年,被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并于同年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定西市卫生学校并入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者整体并入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2023年11月28日,学校参加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及“药祖桐君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2024年05月08日,学校入选教育部“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成员高校。(学校代码:10735)。
根据2024年05月28日学校官网显示,甘肃中医药大学把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视为提升办学实力的核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118人,专任教师926人。其中包括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6人,双聘院士4人,岐黄学者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15人。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6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3人获“甘肃省园丁奖”,38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1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学校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秉承“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的理念,推动文化引领医学、医学带动药学、药学促进商业的发展模式,逐步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共建了9所“岐黄中医学院”和6个“中医中心”。同时,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对口支援。2023年7月,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共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甘肃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目前,甘肃中医药大学已形成和平校区、五里铺校区、定西校区、甘南校区“一校四区”的办学格局,设有16个教学机构。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150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0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A类)、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9个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开设34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此外,学校拥有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3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历任校长包括:丛春雨(1980.8-1994.3)、张士卿(1994.12-1996.9)、张士卿(1996.9-2002.9)、刘延祯(2002.9-2009.12)、李金田(2009.12-2015.8),李金田(2015.8-2019.7.15)、赵继荣(2019.7.15-2025.05.20)。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样本一览》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101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