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接收函成为毕业证书的“附加条件”。在这个普及教育的年代,部分院校对于学生毕业证书的发放标准显得“格外严格”。2013年4月,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向本报透露,若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无法向校方提交就业证明,他们可能会面临无法获得毕业证书的困境。据报道,该学院当年有超过1000名毕业生,许多学生认为校方的这一做法有失公允。
这实际上并非“严苛”,而是一种明显的条件交换。学生若想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必须提交与就业相关的证明材料。无论是就业协议书还是毕业生接收函,核心都是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然而,这种要求不仅具有强制性,还引发深思:毕业证书本应是学业完成的证明,若与就业状况紧密挂钩,是否隐藏着一些难以言说的问题?
尽管新闻没有直接给出回应,但在我看来,让毕业证书具备证明就业的功能,反映出部分院校追求“光鲜”数据的心理。一些院校常常宣称学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但在现实中,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这样的高就业率往往经不起推敲。许多管理者依然热衷于这种数字游戏,这或许是一种惯性,正如新闻中一些学生所言:这样做有助于宣传、招生,以及带来更多的好处。
无疑,对于一些不太知名的院校来说,毕业证书被赋予了过多的人为“工具性”,从校方的解释中也可窥见一斑。该校有关领导表示,“可能是学生误解了,学校从未扣押过学生的毕业证”,而要求提供就业手续是为了便于学校跟踪管理——这种所谓的跟踪管理理由显得荒谬可笑。当学生正常领取毕业证的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时,我们怎能期待学校在学生毕业后还能给予细致关怀?
真正令人信服的高就业率来源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张与就业任务捆绑的毕业证书,只能证明一些教育者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教育逻辑,他们的“辩解”不过是对这种偏离的再次确认。
以下是一些毕业证书“工具性”的实例:
- **求职敲门砖**:许多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成为求职者展示自己受过教育和具备相关技能的重要凭证。
- **深造必备**:申请研究生、博士等更高学位的学习通常需要提供本科或相关学位的毕业证书。
- **职业资格认证**:某些职业需要特定的资格证书,而毕业证书可能是获得这些资格的前提。
- **信用背书**:在某些情况下,毕业证书可以作为个人信用的一种背书,如在租赁房屋、申请贷款或办理信用卡时,毕业证书可以证明个人的教育背景和信用程度。
- **社会认可与尊重**:持有毕业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可能有助于个人在社交、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上获得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毕业证书的“工具性”并非绝对,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能力、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因素同样至关重要。
毕业证样本网创作《毕业证背后的‘工具性’负担探析》发布不易,请尊重!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yyhgd.com/1008306.html